时间: 2025-04-30 14:54: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54:13
高阳台
作者: 黄侃
纤月摇情,明河鉴影,微凉暗透絺衣。
虚籁将沈,车声远陌初归。
高楼祇在疏灯外,料绣帘彻夜空垂。
最输他,萤照云屏,蚊傍罗帏。
玉阶携手当时事,甚流年易换,佳会终稀。
倚遍雕栏,如今莲漏偏迟。
嘶骢不向横塘去,问羁怀更有谁知。
度风萝笛韵凄清,巧共愁吹。
在悠长的月光下,我的情感摇曳不定,明亮的河水映照出我的影子,微凉的夜风透过轻薄的衣衫。耳边的空灵乐声渐渐消失,远处的车声在陌生的路上刚刚归来。高楼只在稀疏的灯光之外,想必绣帘垂下,整夜空荡荡的。最让人失望的,是那萤火虫照亮了云屏,蚊子在罗帏旁边飞舞。昔日玉阶携手的美好时光,如今的流年变迁,佳会渐渐稀少。倚靠着雕花栏杆,如今的莲漏时间正好显得迟缓。马儿不向横塘奔去,问一问心中的羁绊,谁又能知晓呢?微风中传来的笛声凄清,与我的愁苦恰好相伴。
黄侃(1885年-1935年),字仲明,号君山,近现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文学研究者,湖南人。黄侃早年曾留学日本,后又回国从事教育和文学工作。他倡导古典与现代诗歌的结合,作品风格清新脱俗,富于情感。
《高阳台》创作于黄侃的中年时期,正值社会变革的动荡年代,诗中流露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流逝岁月的感慨,表达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纠葛。
《高阳台》不仅仅是一首描绘景物的诗,更是黄侃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将月光、河水、车声等元素融入个人情感的表达,形成了一幅充满情绪的画面。开篇的“纤月摇情”,以月光的细腻之美引入,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愁。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通过描绘夜晚的静谧和远道而来的车声,逐渐引出对美好往昔的回忆和对当前孤独感的体悟。
在情感表达上,诗人不仅关注自我内心的孤独与愁苦,还通过对自然景的描绘,反映出对人际关系的思考。尤其是“玉阶携手当时事,甚流年易换,佳会终稀”,展现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感叹,暗示人事无常、岁月变迁之感。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悠远的意境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一种对生命流逝的无奈与对美好回忆的眷恋。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往昔的怀念。诗人在描绘自然景物的同时,深刻地反映出个人情感的孤独和对人际关系的思考,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无奈与对过去美好的追忆。
诗中“纤月摇情”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孤独
C. 愤怒
答案: B
诗人怀念的是哪种时光?
A. 未来的理想
B. 过去的美好
C. 现在的生活
答案: B
“嘶骢不向横塘去”暗示了什么?
A. 对美好往昔的眷恋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 A
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孤独的感受和对美好往昔的怀念,但李白的《静夜思》更倾向于对故乡的思念,而黄侃的《高阳台》则更加关注内心情感的细腻与对人际关系的思考。通过月光和夜景的描写,二者都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