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永遇乐 吴坊本事和漱玉》

时间: 2025-05-13 12:29:12

诗句

惨碧山塘,画船只在,消泪多处。

坐柳移尊,凭梅驻笛,相见应暂许。

红罗嫌窄,金玲愁重,底是妒花风雨。

最惆怅,惊鸿散后,梦云更迷春侣。

可怜昨夜,画楼西畔,望断星点三五。

钿小花羞,奁低月怨,歌态谁楚楚。

赪鳞难托,红蚕更缚,可奈杜鹃催去。

江南客,伤心第一,四弦倦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2:29:12

原文展示:

永遇乐 吴坊本事和漱玉
作者:况周颐 〔清代〕

惨碧山塘,画船只在,消泪多处。坐柳移尊,凭梅驻笛,相见应暂许。红罗嫌窄,金玲愁重,底是妒花风雨。最惆怅,惊鸿散后,梦云更迷春侣。可怜昨夜,画楼西畔,望断星点三五。钿小花羞,奁低月怨,歌态谁楚楚。赪鳞难托,红蚕更缚,可奈杜鹃催去。江南客,伤心第一,四弦倦语。

白话文翻译:

山塘水色惨淡,画船停泊在此,泪水消散的地方很多。坐在柳下,杯中酒慢慢移动,倚着梅树吹笛,想见面时只能暂时相许。红罗裙嫌窄,金铃心中愁苦,究竟是妒恨花儿在风雨中娇媚。最让人惆怅的,是惊鸿飞散后,梦中云雾更迷离春天的伴侣。可怜昨夜,在画楼的西边,目送星星点点,断了数三五颗。钿花羞涩,月下奁低怨愁,唱歌的姿态谁能清楚。红鳞难以托付,红蚕更是缠绕,何况杜鹃催促离去。江南的客人,心伤是最重的,四弦的琴声已是倦怠。

注释:

  • 惨碧:形容水色惨淡。
  • 画船:装饰精美的小船。
  • 柳移尊:坐在柳树下,酒杯轻轻移动。
  • 梅驻笛:倚着梅树吹笛子。
  • 红罗:红色的罗裙。
  • 金玲:金色的铃铛。
  • 惊鸿:比喻美丽的女子。
  • 钿小花:一种饰物,形状像花。
  • 赪鳞:红色的鱼鳞。
  • 红蚕:指缠绕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况周颐,生于清代,字子恭,号云鹤庐,江苏人。其作品多描写风花雪月,情感细腻,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中,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变迁,诗人通过描绘江南的自然风光与个人情感,表现对爱情的渴望与惆怅,同时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情感。

诗歌鉴赏:

《永遇乐 吴坊本事和漱玉》是一首情感细腻、意境深远的词作。全词通过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示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美丽画卷。在描写中,作者运用大量形象生动的意象,如“惨碧山塘”、“画船只在”等,创造出一种忧伤而又美丽的氛围。词中提到的“红罗嫌窄,金玲愁重”,不仅体现了女性的柔情与愁绪,也暗示着爱情中的种种无奈。

在情感表达上,诗人通过“惊鸿散后,梦云更迷春侣”来表现失去爱情的惆怅与迷茫。诗的最后以“江南客,伤心第一,四弦倦语”作为结尾,将个人情感升华到对人生的思考,令人深感共鸣。整首词充满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既有对美好过往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迷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细腻的艺术表现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惨碧山塘:描绘了江南山塘的惨淡景象,暗示情感的忧伤。
  • 画船只在:画船的停泊给人以静谧的感受,反衬内心的波动。
  • 坐柳移尊:坐在柳树下,酒杯在手,展现一种悠闲的状态,但内心却充满愁绪。
  • 凭梅驻笛:梅树下吹笛,寄托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期盼。
  • 红罗嫌窄:红罗裙显得狭窄,象征着情感的束缚与压抑。
  • 金玲愁重:金铃的沉重,表现内心的烦恼与忧愁。
  • 惊鸿散后:比喻美好的事物已然离去,留下了无尽的惆怅。
  • 梦云更迷春侣:梦境中的云雾更显迷离,暗示爱情的虚幻与不确定。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女子比作“惊鸿”,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她的美丽与脆弱。
  • 拟人:如“杜鹃催去”,赋予自然界的声音情感,增强了词的情感共鸣。
  • 对仗:词中多处使用对仗,如“钿小花羞,奁低月怨”,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词围绕着爱情的渴望与失落展开,抒发了对美好过往的怀念和对未来的不安,展现出一种复杂而深刻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塘:代表自然与生活的宁静,但又透出一丝忧伤。
  • 画船:象征着美好与浪漫,却又因停泊而显得无奈。
  • 柳、梅:两种植物,分别象征着柔情与坚韧,反映情感的复杂性。
  • 杜鹃:象征着离别与催促,增加了词中的悲情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惨碧山塘”中的“惨”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欢乐
    • B. 悲伤
    • C. 平静
    • D. 愤怒
  2. 词中提到的“惊鸿”主要指代什么?

    • A. 美丽的女子
    • B. 一种鸟类
    • C. 风景
    • D. 月亮
  3. “江南客”在诗中代表了什么角色?

    • A. 游客
    • B. 失落的恋人
    • C. 诗人自己
    • D. 商人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对爱情的思念,但更显温柔。
  • 苏轼《水调歌头》:虽然也有思念之情,但更多的是对人生的哲学思考与豪情。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文学与现代解读》
  • 《况周颐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九日怀舍弟 九日浦江王水亭共泛二首 其二 九日与诸年友游栖霞 其三 九日公㦷招游祖家园同芝麓先辈石臞阮亭玉随玉虬赋 九日同区启图集李伯襄太史宅 九日王九德崔继甫沈恩甫见邀同吴虎臣饮八首 其一 九日槠洲舟中 九日登山 九日同太宰严公城西汎舟二首 其一 九日四日坐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乛字旁的字 玉石混淆 鬯字旁的字 音字旁的字 故侯 盖韭 千语万言 无字旁的字 高山大川 土枭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履行 狂悖无道 扈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暴衣露盖 显山露水 里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