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10: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10:22
琴调相思引
屈大均
怕见春山不上楼。
烟含春恨雨含愁。
茫茫归思,不共夕阳收。
海燕多情偏易去,
边鸿无主总难留。
凄凄孤馆,苦住更何求。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离别和思念的深切感受。诗人担心看到春天的山景而不愿上楼,因为那样会更增添内心的惆怅。春天的烟雾中含着春天的遗憾,雨水中则蕴藏着忧愁。漫漫归思,夕阳已收,却没有人可以共享这份孤独。海燕多情,容易离去;而边疆的鸿雁则无主难以留住。诗人孤独地住在这凄凉的馆舍中,心中苦恼,究竟还有什么可以追求呢?
本诗引入了一些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如海燕和鸿雁,二者皆与离别和思念密切相关。海燕象征着自由和多情,而鸿雁则象征思乡与孤独,诗人在此以自然之物反映内心情感,构建了一幅充满孤寂与愁苦的画面。
作者介绍:屈大均,明代人,字仲明,号澄怀,广东人。屈大均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诗歌的研究,作品风格清新脱俗,富有情感。他的诗歌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天,春天本应是生机勃勃的季节,但诗人却因离别与思念而感到孤独和苦闷,反映出他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失落。
《琴调相思引》是一首充满了思念和孤独情感的诗作。诗人在春日的景色中,反而感受到愈发的忧伤与惆怅。诗的开头以“怕见春山不上楼”引入,直接表明了诗人对美丽春景的畏惧,因为那会唤起更深的思念之情。接着,诗人通过“烟含春恨雨含愁”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对比,烟与雨成为了情感的象征,充满了愁苦的气息。
“茫茫归思,不共夕阳收”的句子,将离别与孤独推向高潮,诗人独坐于孤馆之中,归思如潮,却无人与之分享这份情感。诗的最后两句,“海燕多情偏易去,边鸿无主总难留”,让人感受到一种对生命无常的感叹,生物的离去与留存寓意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脆弱,极具哲理性。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与生动的意象,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情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春景的描写与内心感受的对比,表达了离别的痛苦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春山”象征什么?
A. 自由
B. 生机与希望
C. 悲伤
“烟含春恨雨含愁”中的“烟”与“雨”分别象征着?
A. 喜悦与安宁
B. 遗憾与忧愁
C. 自由与离别
诗人最后一句“苦住更何求”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满足
B. 无奈与孤独
C. 希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