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7:21: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7:21:59
叶底阴晴蝶未知。春明苒苒梦中移。残红飞尽,还抱旧花枝。故国江山妖蜃气,高楼风雨乱鸦啼。荒凉天地,不见古人归。
在树叶的阴影下,晴天和阴天交替,蝴蝶却不知道。春天明媚,时光匆匆,梦境中景色不断变换。残存的花瓣飞落殆尽,依然抱着旧日的花枝。故国的江山如同妖艳的海市蜃楼,高楼之上风雨交加,乌鸦在喧嚣中啼叫,天地显得荒凉,古人踪影全无。
“海市蜃楼”出自古代文献,形容在特定天气条件下,海面上会出现虚幻的景象,常用来表达幻梦与现实的对比。“乱鸦啼”则是一种常见的意象,通常用来渲染悲凉的气氛,常见于古诗中。
作者介绍:黄咏雩,近代诗人,生于动荡的时代,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碰撞,风格独特,深具个人色彩。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1942年,正值抗日战争时期,国破家亡的背景下,诗人以个人情感为切入点,表达对故国的思念与无奈。
黄咏雩的《琴调相思引·壬午,一九四二年》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抒情诗,透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故国的深切怀念。诗的开头“叶底阴晴蝶未知”以自然景象引入,展现了一种无常的状态,仿佛蝴蝶在阴晴之间无法选择,正如诗人在历史动荡中迷失了方向。接着“春明苒苒梦中移”,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与短暂,暗含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
“残红飞尽,还抱旧花枝”更是通过花的凋零暗喻了对往昔的留恋与无奈,旧日的美好已不复存在,只剩下残存的记忆。对于故国的描写则通过“妖蜃气”与“高楼风雨”的对比,展现了现实的残酷与幻梦的虚无,仿佛故国的江山已变得如同幻影一般,令人心碎。
最后一句“荒凉天地,不见古人归”更是将整首诗推向了高潮,诗人感受到的孤独与失落在此达到了顶点,仿佛历史的长河中再也找不到昔日的故人,传达出一种深深的无奈与悲伤。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思念、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奈与孤独,情感深沉而真挚。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叶底阴晴蝶未知”中的“蝶”象征什么? A. 自由 B. 美好 C. 无奈 D. 变化
“残红飞尽,还抱旧花枝”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怀念 C. 失落 D. 骄傲
诗中的“荒凉天地”指的是什么?
A. 美好的未来 B. 孤独的现实 C. 繁荣的故国 D. 安宁的自然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黄咏雩的此诗与李白的《静夜思》都有对故国的思念,但黄咏雩的诗更多地体现出对现实的无奈与孤独,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情与怀念。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存在差异,但都展现了对故国的深切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