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37: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37:10
重支瘦竹上危楼,凉袭纶巾羽扇秋。
天地江山风浪起,汀洲芦荻水烟浮。
谁听调夜琵琶苦,拟泛吟秋舴艋游。
唤得元规魂梦醒,何妨小作踞床留。
在瘦弱的竹子上,建起了一座危楼,凉风轻拂着我的纶巾和羽扇,带来了秋意。
天地之间,江山如画,风浪起伏,汀洲上芦苇与水烟轻轻浮动。
谁能听到夜里琵琶的苦调,我本想乘着小船在秋水中游玩。
唤醒了元规的魂梦,何妨小坐在床上留恋一会儿。
作者介绍:董嗣杲,字宗明,号梦溪,宋代诗人,以其清新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学素养著称。其作品多描写自然和人事,充满了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宋代,正值文人生活优雅而多愁善感的时代,诗人通过登高望远,表达对时局的思考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
《登庾楼》是一首充满秋意的诗,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与追求。诗的开头以“重支瘦竹上危楼”引入,展现了高楼的孤寂与竹子的脆弱,给人一种高远而又略显忧伤的感觉。接着“凉袭纶巾羽扇秋”,通过秋风的凉意,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第二联“天地江山风浪起,汀洲芦荻水烟浮”则描绘了广袤的天地与变幻的自然,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也隐含了对人生风浪的思考。诗人似乎在感受大自然的变化时,回望自身的经历,感到一丝惆怅。
“谁听调夜琵琶苦,拟泛吟秋舴艋游”,诗人想要在夜晚的安静中,听琵琶的苦调,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最后一句“唤得元规魂梦醒,何妨小作踞床留”则是对自我内心的反思与自我安慰,似乎在说即使有些遗憾,也要珍惜当下的宁静与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情怀与境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围绕着时光流逝、自然变迁与个人情感的交织,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写和对内心的反思,展现出作者对生活的感悟与哲理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登庾楼》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董嗣杲
D. 白居易
诗中“凉袭纶巾羽扇秋”意指:
A. 夏天的炎热
B. 秋天的凉意
C. 冬天的寒冷
D. 春天的温暖
诗中提到的“琵琶”是一种:
A. 舞蹈
B. 乐器
C. 诗歌
D. 小说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