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暮春》

时间: 2025-08-14 03:41:19

诗句

一鸟不啼春寂寂,百花都落雨蒙蒙。

十分花鸟乐风恨,半在诗中半酒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4 03:41:19

原文展示:

暮春 黄庚 〔宋代〕

一鸟不啼春寂寂,百花都落雨蒙蒙。 十分花鸟乐风恨,半在诗中半酒中。

白话文翻译:

整个春天里没有鸟儿的啼叫声,显得格外寂静;所有的花儿都随着蒙蒙细雨凋落。花儿和鸟儿的欢乐与风儿的怨恨,一半体现在诗歌中,一半体现在酒杯中。

注释:

字词注释:

  • 寂寂:寂静无声。
  • 蒙蒙:形容细雨的样子。
  • 十分:非常,极其。
  • 乐风恨:乐指欢乐,恨指怨恨。这里指花鸟的欢乐与风的怨恨。

典故解析:

  • 诗中未明确提及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庚,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细腻的情感。这首《暮春》描绘了春天末尾的景象,通过花鸟与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春末的雨天,诗人感受到春天的结束和自然的变迁,从而创作了这首诗。

诗歌鉴赏:

这首《暮春》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春天末尾的静谧与哀愁。首句“一鸟不啼春寂寂”,通过鸟儿的沉默,传达了春天的寂静和即将结束的预感。次句“百花都落雨蒙蒙”,则进一步以雨中凋落的花朵,加深了春去花落的哀愁。后两句“十分花鸟乐风恨,半在诗中半酒中”,巧妙地将花鸟的欢乐与风的怨恨并置,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不舍与感慨,同时也体现了诗人通过诗歌和酒来抒发情感的方式。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宋代诗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鸟不啼春寂寂”:通过鸟儿的沉默,描绘了春天的寂静,暗示春天的结束。
  2. “百花都落雨蒙蒙”:以雨中凋落的花朵,加深了春去花落的哀愁。
  3. “十分花鸟乐风恨”:将花鸟的欢乐与风的怨恨并置,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不舍。
  4. “半在诗中半酒中”:体现了诗人通过诗歌和酒来抒发情感的方式。

修辞手法:

  • 拟人:将风赋予怨恨的情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对比:花鸟的欢乐与风的怨恨形成对比,突出了春天的变迁和诗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春天逝去的感慨和不舍,通过描绘春天的寂静和花落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迁的深刻感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鸟不啼:寂静的春天。
  • 百花都落:春天的结束,花落的哀愁。
  • 雨蒙蒙:细雨,增添了诗中的哀愁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一鸟不啼春寂寂”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春天的欢乐 B. 春天的寂静 C. 春天的生机 D. 春天的温暖 答案:B

  2. “百花都落雨蒙蒙”中的“蒙蒙”形容的是什么? A. 阳光 B. 风 C. 雨 D. 雾 答案:C

  3. 诗中提到的“乐风恨”是指什么? A. 花鸟的欢乐与风的怨恨 B. 诗人的欢乐与怨恨 C. 春天的欢乐与怨恨 D. 自然的欢乐与怨恨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时局的感慨。

诗词对比:

  • 黄庚的《暮春》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黄庚的诗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个人的情感表达,而杜甫的诗则融入了对时局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黄庚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唐宋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唐宋诗歌的详细鉴赏,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步入衡山 积雨作寒 寄蜀州杨道人 题请息斋六言十首 其三 秋老,四境雨已沛然,晚坐筹边楼,方议祈晴 送陈朋元赴溧阳 午夜登嶓山 天童三阁 深溪铺中二绝追路寄呈元将仲显二使君 其二 春后微雪一宿而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蛇眉鼠眼 齊字旁的字 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弓字旁的字 眚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借题发挥 苛小 人之水镜 八字旁的字 讹绷 猿穴坏山 下气怡声 冲阳 两耀 爿字旁的字 人字头的字 只是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