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47: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47:08
原文展示:
八月十五夜玩月
作者: 栖白 〔唐代〕
寻常三五夜,不是不婵娟。
及至中秋满,还胜别夜圆。
清光凝有露,皓魄爽无烟。
自古人皆望,年来又一年。
白话文翻译:
在平常的三五之夜,月亮也并非不美丽。
到了中秋的夜晚,月亮更胜往常的圆满。
清冷的月光凝结着露珠,明亮的月色清爽无烟雾。
自古以来,人们都仰望着月亮,年年如此,一年又一年。
注释:
典故解析:
中秋节的传统与月亮有关,古人常在此时赏月,寄托思乡之情和美好祝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栖白,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情冷暖,风格清新雅致。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中秋之夜,正值人们庆祝团圆的时刻,表达了对月亮的喜爱和对人生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八月十五夜玩月》是一首描绘中秋夜晚月色的诗作。诗中通过对月亮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在普通的三五之夜,月亮虽美,但到了中秋,月亮更显得圆满,象征着团圆和希望。诗人用“清光凝有露,皓魄爽无烟”描绘了中秋夜的宁静与美丽,月光透过清凉的空气,洒落在地面,令人心旷神怡。最后一句“年来又一年”则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盼,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美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比喻(“皓魄”比喻月亮的明亮),对仗(“清光凝有露,皓魄爽无烟”),以及意象的生动描绘,展示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艺术才能。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自然美的赞美与人生感慨,表达了对团圆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深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人提到的“中秋满”指的是哪个节日?
A. 春节
B. 中秋节
C. 端午节
诗中“清光凝有露”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A. 热闹
B. 宁静清新
C. 阴暗
“自古人皆望”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时间的无奈
B. 对月亮的向往
C. 对生活的绝望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栖白的《八月十五夜玩月》与李白的《静夜思》进行对比,前者侧重于自然景观的描绘,后者则侧重于情感的表达,两者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表现手法和情感深度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