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06: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06:05
微月照桐花,月微花漠漠。
怨澹不胜情,低回拂帘幕。
叶新阴影细,露重枝条弱。
夜久春恨多,风清暗香薄。
是夕远思君,思君瘦如削。
但感事暌违,非言官好恶。
奏书金銮殿,步屣青龙阁。
我在山馆中,满地桐花落。
微弱的月光照在桐花上,月光微弱,桐花显得朦胧。
心中怨恨如潮水般涌来,轻轻拂动着帘幕。
新叶的阴影细小,露珠沉重使得枝条弯曲。
夜深人静,春天的怨恨愈发浓厚,清风中暗藏着微弱的香气。
今晚思念远方的君子,思念之情如削薄的影子。
只是感慨离别已久,非言辞中可分清好恶。
奏章递交金銮殿,轻盈步伐走入青龙阁。
我在这山馆中,满地都是落下的桐花。
元稹(779年-831年),唐代诗人,与白居易齐名,曾任宰相。其诗风多变,既有豪放,也有细腻之作。元稹在诗中常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友人的思念。
该诗写于元稹在曾峰馆宿夜时,借对桐花的描绘,表达对友人乐天的思念之情,背景可能与当时的政治环境和个人感情有关。
《三月二十四日宿曾峰馆,夜对桐花,寄乐天》是一首充满情感与细腻意象的诗。诗人在微月照下的桐花前,感受到春夜的孤寂与思念。开头两句“微月照桐花,月微花漠漠”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景,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美丽的氛围。接下来,诗人以“怨澹不胜情”表达出内心的怨恨与情感的交织,展现了思念的复杂性。
诗中“叶新阴影细,露重枝条弱”通过对自然的细致描写,传达出一种柔弱的美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脆弱与对友人的深切怀念。而“夜久春恨多,风清暗香薄”则进一步强调了夜晚的漫长和思念的沉重,暗香的薄弱更突显出思念的孤独与无奈。
最后,结尾的“我在山馆中,满地桐花落”则是对诗人自身处境的描绘,桐花的落下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离别的悲伤,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增强了全诗的情感深度。整首诗在情感上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春天的感伤,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乐天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春天逝去时光的感伤,展现了唐代文人对人生哲思的探索与细腻情感的表达。
诗中“微月照桐花”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诗中提到的“思君瘦如削”意味着什么?
诗中“奏书金銮殿”的含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