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大滩谒伏波庙》

时间: 2025-04-27 13:12:31

诗句

将军浩气镇乾坤,庙貌威严桂海存。

往事何堪论薏苡,新恩应许报鸡豚。

丛林锁翠双峰插,雪浪排空万马奔。

我亦徘徊情不尽,夕阳渡口又黄昏。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12:31

原文展示:

将军浩气镇乾坤,庙貌威严桂海存。
往事何堪论薏苡,新恩应许报鸡豚。
丛林锁翠双峰插,雪浪排空万马奔。
我亦徘徊情不尽,夕阳渡口又黄昏。

白话文翻译:

将军的浩然正气镇守着天地,庙宇的宏伟威严在桂海之畔永存。
往日的事迹怎能承受得住细述,新的恩德理应以鸡豚来回报。
丛林中翠绿环绕,双峰高耸入云,雪浪翻滚,万马奔腾。
我在这里徘徊,情感无法尽诉,夕阳在渡口映照得又黄昏。

注释:

  • 浩气:指将军的气概,形容其正义和威严。
  • 庙貌:庙宇的外观。
  • 桂海:指桂林的山水,桂林因桂树而得名。
  • 薏苡:一种植物,常被用作药材,指代往事。
  • 鸡豚:鸡和猪,古代用于祭祀和馈赠的食物,代表回报。
  • 丛林:指森林,形容翠绿的树木。
  • 雪浪:比喻白色的浪潮,形容壮观的景象。
  • 徘徊:徘徊、踱步,表达思绪的游离。
  • 黄昏:指夕阳西下的时刻,带有孤独感。

典故解析:

"伏波庙"指的是纪念三国时期的名将马援的庙宇,马援以其勇武和正义著称。他的经历和事迹在历史上被广泛传颂。在诗中提到的"新恩应许报鸡豚",是强调对恩德的报答,体现了古代士人讲求道义的风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何桂珍,清代诗人,生活在桂林地区,以山水诗和咏怀诗闻名。其作品常常融入自然景色,反映个人情感和对历史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何桂珍游览伏波庙时,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以及对大自然景色的感慨。其时代背景正值清代,国家面临内忧外患,诗人借古人之情,抒发个人的志向与思考。

诗歌鉴赏:

《大滩谒伏波庙》是一首充满气势的诗作,诗中将将军马援的伟大形象与自然景观相结合,表现出对英雄的崇敬和对历史的回味。首句“将军浩气镇乾坤”不仅传达了对马援浩然正气的赞美,也暗示了历史英雄对国家的贡献。接下来的“庙貌威严桂海存”,则通过描绘庙宇的宏伟,表现了历史的厚重感。

诗中提到的“往事何堪论薏苡,新恩应许报鸡豚”,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思与感慨,往事难以重提,但对新恩的报答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对恩德的重视。

而后两句“丛林锁翠双峰插,雪浪排空万马奔”,则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色,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形成了诗的视觉冲击力。最后一句“我亦徘徊情不尽,夕阳渡口又黄昏”则流露出诗人对往事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情感的复杂在此处得到了升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将军浩气镇乾坤:将军的气概如同浩然正气,能够镇压天地,彰显英雄气魄。
  2. 庙貌威严桂海存:伏波庙的雄伟外观在桂海之畔依然屹立,象征着历史的延续。
  3. 往事何堪论薏苡:往事难以细说,暗示了对历史的感慨。
  4. 新恩应许报鸡豚:对新恩的回报是应该的,反映了古人重视恩德的思想。
  5. 丛林锁翠双峰插:描绘自然景色,双峰高耸,体现出自然的壮丽。
  6. 雪浪排空万马奔:壮观的场景,象征着力量与动感。
  7. 我亦徘徊情不尽:诗人思绪万千,内心的情感无法尽述。
  8. 夕阳渡口又黄昏:夕阳西下,营造出一种沉重的孤独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浩气”“雪浪”,形象生动,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如“丛林锁翠”“雪浪排空”,对称工整,显得韵律和谐。
  • 排比:通过列举自然景物,增强了诗歌的气势和层次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英雄的赞美和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敬仰和对现实的思考,情感基调深沉而又充满思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将军:象征勇气和正义。
  • 庙宇:代表历史的记忆与传承。
  • 丛林:自然的生机与美丽。
  • 夕阳: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感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将军是谁?

    • A. 关羽
    • B. 马援
    • C. 刘备
  2. 诗中提到要用什么来回报新恩?

    • A. 菜蔬
    • B. 鸡豚
    • C. 酒水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迷茫与孤独
    • C. 愤怒

答案:

  1. B. 马援
  2. B. 鸡豚
  3. B. 迷茫与孤独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赤壁赋》:苏轼的作品,同样抒发对历史的感慨和对自然的描绘。
  • 《登鹳雀楼》:王之涣的诗,同样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色与历史的交叠。

诗词对比:

  • 对比何桂珍的《大滩谒伏波庙》和李白的《庐山谣》,两者都涉及自然与历史,但何桂珍更侧重于对历史英雄的敬仰,而李白则更多表现个体情感与自然的融合。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何桂珍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歌概论》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难老堂周元翁家 目疾 墨戏二首·蕙 暝色 蒙知府宠示秋日郡圃佳制遂侍杖屦逍遥林水间 蒙知府宠示秋日郡圃佳制遂侍杖屦逍遥林水间 蒙示涉汝诗次韵 梅花两绝句 梅花两绝句 梅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守吏 韭字旁的字 包含娇的成语 醇粹 漱流枕石 颐神养寿 三撇旁的字 女字旁的字 后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狗逮老鼠 包含闻的词语有哪些 遮三瞒四 在行嫌行 建之底的字 说长说短 遗臭万代 摇江 里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