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39: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39:49
原文展示:
语儿见新月 徐凝 〔唐代〕
几处天边见新月,经过草市忆西施。 娟娟水宿初三夜,曾伴愁蛾到语儿。
白话文翻译:
在几处天边看到了新月,经过草市时想起了西施。 在初三的夜晚,水边的宿处,曾经陪伴着忧愁的女子来到语儿。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凝,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夜晚行走时,看到新月而引发的感慨,通过回忆西施和描绘夜晚的景色,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和对过往情感的追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新月为引子,通过“几处天边见新月”和“娟娟水宿初三夜”的描绘,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美丽的夜晚氛围。诗中“经过草市忆西施”一句,巧妙地将现实与回忆结合,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而“曾伴愁蛾到语儿”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通过“愁蛾”这一形象,传达了诗人对某位女子的深情和忧愁。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细腻,是一首典型的唐代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新月、夜晚景色的描绘,以及对西施和某位女子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和对过往情感的追忆,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对美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愁蛾”比喻的是什么? A. 忧愁的女子 B. 美丽的月亮 C. 繁华的草市 答案:A
诗中提到的“西施”是用来比喻什么? A. 美丽的月亮 B. 忧愁的女子 C. 美丽的人 答案:C
诗中的“娟娟”形容的是什么? A. 新月 B. 水宿 C. 月亮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