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08:17: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8:17:29
一更端坐,下手调元气。
混沌无言,绝念存真意。
呼吸绵绵,配合居中位。
拨转些儿,黍米藏天地。
二更清净,心要常虚守。
默默回光,照见无中有。
赶退群魔,振地金狮吼。
顷刻功成,便与天齐寿。
三更鸡叫,冬至阳初动。
取坎填离,直向泥丸送。
火运周天,炉内铅投汞。
九转丹成,白雪飞仙洞。
四更安乐,万事都无想。
水满华池,浇灌灵根长。
静里乾坤,仙乐频频响。
道大冲虚,名挂黄金榜。
五更月落,渐觉东方晓。
谷里真人,已见分明了。
玉户鸾骖,金顶龙蟠绕。
打破虚空,万道金光皎。
全诗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修炼者在五个更次中的内心修炼过程。从夜晚的静坐到日出之时,他在调节内气、清净心灵、抵御干扰、达成功成,最终获得了与天地齐寿的境界。每一更次都对应着不同的修行状态和感悟,表现了道教修炼的艰辛与最终的圆满。
作者介绍:
王玠,元代诗人,生于南宋,擅长诗词,尤其是道教相关的作品。他的诗风清新、高远,常表达对道教修炼的理解。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道教盛行的时代,反映了修道者在夜间修行的过程,表现出对道教理念的深刻理解和追求,旨在鼓励人们坚持修炼以达到更高的境界。
《挂金索》是王玠对道教修炼过程的深刻描绘,诗中通过五个更次的描写,展现了修道者从初入门径到最终与天地合一的心灵旅程。作品以“更”为单位,分为五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描述了不同的修炼状态和内心感受。诗句简练,意象丰富,体现出道教修炼的精髓。
在“调元气”中,修道者通过呼吸调整自身状态,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赶退群魔”的描写,则表现了修行者在内心斗争中击败诱惑与杂念的决心。而“九转丹成”的意象,则是对修炼成就的渴望,象征着灵魂的升华。
整首诗在修辞上运用了对仗、比喻等手法,构建出一种和谐的意境,令人感受到修道者内心的宁静与力量。诗的最后,通过“打破虚空,万道金光皎”来强调修炼的最终成果,既是对个人成就的肯定,也是对道教哲学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一更端坐,下手调元气。
混沌无言,绝念存真意。
呼吸绵绵,配合居中位。
拨转些儿,黍米藏天地。
二更清净,心要常虚守。
默默回光,照见无中有。
赶退群魔,振地金狮吼。
顷刻功成,便与天齐寿。
三更鸡叫,冬至阳初动。
取坎填离,直向泥丸送。
火运周天,炉内铅投汞。
九转丹成,白雪飞仙洞。
四更安乐,万事都无想。
水满华池,浇灌灵根长。
静里乾坤,仙乐频频响。
道大冲虚,名挂黄金榜。
五更月落,渐觉东方晓。
谷里真人,已见分明了。
玉户鸾骖,金顶龙蟠绕。
打破虚空,万道金光皎。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以修道为主题,表达了内心修炼的必要性和最终成就的渴望,体现了道教的哲理与修道者不懈追求的精神。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本诗主要描绘了哪个主题?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九转丹”象征着_____。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金狮”象征内心的力量。(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