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听邻家吹笙》

时间: 2025-07-30 01:09:22

诗句

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01:09:22

原文展示

《听邻家吹笙》
作者:郎士元 〔唐代〕

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耳边传来邻家吹笙的声音,宛如隔着彩霞般美妙,我不知道墙外的那一家是谁。重重的门深锁着,我找不到去的地方,心中怀疑那家人家外面或许有千树碧桃花盛开。


注释

  • 凤吹声:指笙的声音,形容其优美动听。
  • 彩霞:美丽的云彩,这里形容吹笙声的美好。
  • 重门深锁:形容门锁得很紧,暗示隔离和无法接近。
  • 碧桃千树花:比喻美丽的景象,碧桃花象征着春天的繁华与生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郎士元,唐代诗人,其作品以清新自然、情感细腻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态,具有较强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唐代中期,那个时期的社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诗人常常通过描绘生活中的细节来表达内心的情感与思考。


诗歌鉴赏

《听邻家吹笙》是一首描绘声音与景象的诗,运用细腻的感知来表达诗人的情感。诗的开头,诗人通过“凤吹声如隔彩霞”描绘了笙声的动听和美丽,给人一种如梦似幻的感觉。这种声音仿佛与现实隔着一层薄纱,让人感到神秘而遥远。接下来的“重门深锁无寻处”则展现出一种被隔绝的孤独感,诗人无法接近这个美妙的声音,内心充满了疑惑和渴望。

诗的结尾“疑有碧桃千树花”用意象丰富的自然景观来传达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憧憬。碧桃花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繁华,而这一切又与诗人所处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整首诗在平淡中蕴含了深刻的思考与感慨,表现出诗人对美的向往以及对隔绝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凤吹声如隔彩霞:比较笙声与彩霞,传达出笙声的美妙与遥远。
  2. 不知墙外是谁家:表达对声音来源的好奇与无奈。
  3. 重门深锁无寻处:强调隔绝的感觉,无法接近这个声音。
  4. 疑有碧桃千树花:通过对美好景象的想象,表达内心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笙声比作“隔彩霞”,形象生动。
  • 对仗:全诗结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意象:通过“碧桃花”来传达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主题思想
全诗主要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隔绝状态的无奈,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凤吹声:象征艺术与美。
  • 彩霞:象征美好与幻影。
  • 重门:象征隔绝与封闭。
  • 碧桃:象征生命与希望。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一个既美丽又充满隔阂的场景,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凤吹声”比作什么?
    A. 彩虹
    B. 彩霞
    C. 明月
    D. 诗歌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千树花”是____

  3. 判断题:诗人对邻家笙声的感受是积极的。(对/错)

答案

  1. B
  2. 碧桃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郎士元的《听邻家吹笙》与杜甫的《春望》都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景象的向往,但前者更多地表现了一种隔绝的无奈感,而后者则体现了对国家兴亡的深切忧虑。两者在主题上虽有所不同,但都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表现出诗人的内心世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传记》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次韵郑佥判 次韵郑总干 行香子·说与樵青 出居十六咏·归来馆 明日登后山用韵 次韵牡丹 争棋 时事 牡丹多不开花 次梁粹录囚上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颠头耸脑 一字旁的字 拘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肱的成语 江气 历室 携老挈幼 敬祝 三框儿的字 公私两利 一笑置之 倾吐衷肠 漭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犬字旁的字 包含宏的词语有哪些 廓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寖衰 比字旁的字 阿毗地狱 先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