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6: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6:38
放溜下松滋,登舟命楫师。
讵忘经济日,不惮沍寒时。
洗帻岂独古,濯缨良在兹。
政成人自理,机息鸟无疑。
云物凝孤屿,江山辨四维。
晚来风稍急,冬至日行迟。
腊响惊云梦,渔歌激楚辞。
渚宫何处是,川暝欲安之。
我乘船下松滋,命令船工划舟前行。
难道会忘记那治理国家的日子吗?在寒冷的时节也无所畏惧。
洗去帽子并非只是为了古雅,浸洗缨带是在这里。
政务由人民自己来管理,机灵的鸟儿也没有疑虑。
云雾笼罩着孤独的小岛,江山的四维分明可辨。
傍晚的风开始急促,冬至时节的太阳行走缓慢。
腊月的钟声惊醒了梦中的云彩,渔歌激荡着楚地的诗篇。
渚宫究竟在哪里?河流渐渐昏暗,想要安放心情。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唐代著名诗人,与王维齐名,擅长山水诗,作品清新脱俗,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索。
《陪张丞相自松滋江东泊渚宫》创作于孟浩然与张丞相游览松滋江时。正值冬季,诗人在游览中感受到自然的幽静与人事的沧桑,表达了对政治与自然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与张丞相一同游览松滋江的情景,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对政治理想的深刻思考。开头几句描绘出乘舟下水的景象,生动而富有节奏感,仿佛读者也能感受到船在水中轻轻摇晃的感觉。接下来的几句则表现出对国家治理的深刻思考,表达了“政成人自理”的理想,显然透露出诗人对理想政治的向往。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洗帻岂独古,濯缨良在兹”一句,既表现出个人对古代风俗的珍惜,也暗含了对当下事物的认同与赞美。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与个人理想的交融,传达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情感,体现了孟浩然推崇自然、反思政治的独特风格。结尾的“渚宫何处是,川暝欲安之”,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惆怅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与政治的思考,强调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同时表达了对理想政治的向往与对当下社会的反思。
诗中提到的“经济”指的是什么?
“渚宫何处是”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冬至日行迟”主要是为了突出哪个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