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虞美人曲》

时间: 2025-07-27 22:11:22

诗句

明月帐中泣,悲风营外歌。

彷徨夜惊起,何事楚人多。

回灯拥绿髻,向剑蹙青蛾。

效命自无恨,君王其奈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2:11:22

原文展示:

明月帐中泣,悲风营外歌。
彷徨夜惊起,何事楚人多。
回灯拥绿髻,向剑蹙青蛾。
效命自无恨,君王其奈何。

白话文翻译:

在明亮的月光下,我在帐中哭泣;
悲伤的风在营外歌唱。
我在彷徨中惊醒,想知道楚地的人为何如此多愁善感。
点燃灯光,轻拥着青绿色的发髻,
对着剑眉微微皱眉。
为了效忠于君主我毫无怨恨,
可是君王又能做些什么呢?

注释:

  • 明月:象征清明与孤独的心情。
  • 帐中:指在军营中的帐篷。
  • :哭泣,表达了悲伤的心情。
  • 悲风:悲伤的风,营外的歌声则是对这种悲伤的映衬。
  • 彷徨:徘徊不定,内心的迷茫。
  • 楚人:指楚地的人,暗示着特定的背景和文化。
  • 回灯:点亮的灯光,象征希望与思考。
  • 绿髻:女子的发髻,暗示美丽与柔情之间的冲突。
  • 效命:忠诚于君主,暗示为国捐躯的决心。
  • 君王:统治者,表现出对命运的无奈。

典故解析:

“楚人”在古代中国文化中常常指代悲情的角色,楚地的文化背景常与柔情与悲伤相联系。此外,诗中提到的“剑”与“青蛾”象征着忠诚与潜在的悲剧命运,反映了士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无奈与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公元1487年-前1553年),字季明,号阮山,明代著名诗人,谥号文怀。高启以其独特的诗风和旷达的个性而闻名,尤其在古诗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他的诗作多反映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的交织,风格清新而含蓄。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高启晚年,时值国家动荡、士人多感忧虑,诗人在反思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时,表达了对忠诚的坚定与对无奈的感慨。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时代背景的深刻反思。

诗歌鉴赏:

《虞美人曲》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悲情的画面。诗的开头以“明月帐中泣”引入,月亮的明亮与泪水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助。接着“悲风营外歌”则引出一种悲壮的氛围,似乎在叙述着士人面临的困境和痛苦的抉择。

“彷徨夜惊起”一句,表现了诗人在夜深人静时刻的深思,内心的迷茫与不安愈发显现。尤其是“何事楚人多”一句,显露了对楚地人情的感慨,似乎在问为何楚人总是多愁善感,折射出诗人对自身命运与国家前途的忧虑。

后半部分“回灯拥绿髻,向剑蹙青蛾”,通过“灯”和“剑”两种意象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在困境中仍不忘美好与忠诚的心态,尽管内心有无奈与愁苦,但仍愿意为国家效力。“效命自无恨,君王其奈何”则强化了诗人的忠诚与对权力的无奈,表达出对君王的期望与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刻画和丰富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国家、忠诚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展现了高启对时代变迁的敏锐感受与深切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明月帐中泣:在月光下,孤独的泪水流淌,暗示内心的悲伤。
  2. 悲风营外歌:营外的悲风似乎在唱着哀歌,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
  3. 彷徨夜惊起:夜深人静时,诗人因思虑而惊醒,表达了内心的迷茫。
  4. 何事楚人多:感叹楚人多愁善感,隐喻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5. 回灯拥绿髻:点灯照亮,拥抱着美好与希望,但又显得脆弱。
  6. 向剑蹙青蛾:眉头紧锁,剑眉与青蛾形成对比,象征忠诚与愁苦。
  7. 效命自无恨:为国效忠,自无怨恨,表现出勇气与责任感。
  8. 君王其奈何:质疑君王的作为,暗示对国家前途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明月”与“泪”相对比,增强了孤独感。
  • 对仗:如“明月”和“悲风”,“营外”和“帐中”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悲风被赋予了歌唱的特性,使情感更为生动。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诗人对国家与个人命运的深切思考,展现出对忠诚的坚守以及对无奈的感叹,揭示了士人在动荡时代中的痛苦与困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月:象征清明、孤独和思考。
  • 悲风:表现出悲伤气氛,暗示国家动荡。
  • 绿髻:象征美丽与柔情,也暗示危险。
  • :象征忠诚与勇气。
  • :象征希望与照亮前路。

每个意象都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现出诗人对美好与忠诚的追求,同时也反映出时代的无奈与痛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明月帐中泣”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喜
    B. 孤独与悲伤
    C. 忧虑
    D. 愤怒

  2. “楚人”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幸福
    B. 多愁善感
    C. 可靠
    D. 勇敢

  3. 诗中提到的“剑”象征着什么?
    A. 美丽
    B. 忠诚与勇气
    C. 友情
    D. 和平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诗词对比:

  • 《虞美人曲》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爱情与忠诚的思考,但李清照更多关注个人情感,而高启则在更大层面上探讨国家命运。

粗略解读:

高启的诗作通过更加宏观的视角,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感慨与反思,李清照则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出对失去的感伤。两者各有特色,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人性的复杂与深刻。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高启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高启与明代文学》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百字令 早春即事,寄怀弟妇循之 百字令·为叔雍题高梧轩图1925 百字令 题戚砥斋明经士廉拈花图图中人为北道歌者 百字令 其四 百字令 江亭词并序 百字令 越秀山 百字令 朝来雪塞胡同口,东草场东第七条,即与伴花人相对处也 百字令·题汤贞悯遗札 百字令 朱锡鬯过访不值怅然有寄 百字令 书香港近事,辛巳冬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鸠形鹄面 亅字旁的字 连城之价 定张车 自力更生 豕字旁的字 占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泾清渭浊 病字头的字 頁字旁的字 完美无缺 褎然居首 虚嚣 母系 耳字旁的字 鸾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