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静夜思》

时间: 2025-04-26 22:08:37

诗句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08:37

静夜思

作者: 李白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白话文翻译:

床前的明亮月光,让我怀疑是地面上的霜。抬头望着明月,低头却思念起故乡。


注释:

字词注释:

  • 床前:指床的前面。
  • 明月光:明亮的月光。
  • 疑是:怀疑是。
  • 地上霜:指地面上结的霜,形容清冷。
  • 举头:抬起头。
  • 低头:低下头。
  • 思故乡:思念故乡。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表现了普遍的思乡情怀,这种情感在古代诗词中非常常见,特别是在外出游历或身处异乡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以豪放飘逸的个性和作品著称,常以酒为伴,游历四方,诗歌题材广泛,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
《静夜思》创作于李白在外游荡时的某个静谧夜晚。月光照耀,促使他对故乡的思念升起。此时正值唐代盛世,诗人远离故土,心中难免涌起对家乡的情感。


诗歌鉴赏:

《静夜思》是李白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作品,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沉的思乡之情。诗的开头,诗人通过“床前明月光”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仿佛让人身处于一个梦幻般的境地。接着,诗人提出“疑是地上霜”的联想,既展现了月光的清冷,又暗示了内心的孤独和思念之情。

在“举头望明月”中,诗人向上仰望,渴望与明月对话,月亮作为一个遥远而又亲近的存在,成为他思念家乡的媒介。最后一句“低头思故乡”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低头的姿态不仅是一种无奈的表现,更是思乡情绪的真实写照。

整首诗的意象清新,情感真挚,展示了李白独特的诗人风范和对故乡深切的怀念。它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表达,也是普遍人类情感的共鸣,因此长久以来受到广泛传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床前明月光:描写夜晚,月光透过窗户照在床前,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2. 疑是地上霜:借助月光的清冷,表达内心的孤独感,形成一种视觉和情感的共鸣。
  3. 举头望明月:抬头仰望明亮的月亮,象征着对远方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思念。
  4. 低头思故乡:低头则是对故乡的深切怀念,情感更加浓烈。

修辞手法:

  • 对比:月光和霜的对比,展现了环境的冷清与内心的温暖。
  • 意象:月亮作为思乡的象征,具有普遍的文化意义。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思乡情感展开。借助明月的意象,诗人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孤独感,展现了人对家园的渴望与眷恋。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明月:象征着思念与希望,常用于古诗词中表达游子的情感。
  2. :象征清冷与孤独,反衬出思乡的温暖情感。
  3. :代表个人空间,暗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隐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静夜思》的作者是谁?

    • A. 杜甫
    • B. 李白
    • C. 白居易
  2. 诗中“举头望明月”表达了什么?

    • A. 对未来的憧憬
    • B. 对故乡的思念
    • C. 对朋友的怀念
  3. 诗的情感基调是?

    • A. 欢乐
    • B. 思乡
    • C. 失落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静夜思》
  • 孟浩然的《宿业师山房待丁大士》

诗词对比: 可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进行对比,两个诗人在月夜中表达的情感虽然相似,但杜甫更多表现出对亲人的牵挂,而李白则更突出对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唐诗三百首》
  2. 《李白诗全集》
  3.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成语: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万年欢(春思) 金盏子 醉公子(咏梅寄南湖先生) 喜迁莺 清明 鹊桥仙(七夕舟中) 齐天乐(赋橙) 齐天乐(秋兴) 月当厅 燕归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寓托 以手叩额 包含裂的成语 无字旁的字 熟读玩味 蜂窠蚁穴 论解 鼎字旁的字 糕点 尣字旁的字 尊称 舆帅 四大皆空 拿贼要赃,捉奸要双 王字旁的字 业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