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11: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11:01
云引天遥,烟扶峰矗,林衣脱绿翻黄。
东篱疏雨,著意洗秋光。
漫为幽花嫌晚,含滋久凝艳方长。
嗟群卉,徒贪受露,也要解凌霜。
红尘匆代谢,鸿来燕去,节候空忙。
好素襟相赏,冷处成芳。
寒集虚庭易暝,蛩边事留与商量。
休孤负黄昏静对,亸影傍琴床。
远处的云朵把天空引得更高,烟雾扶持着高耸的山峰,树林的绿衣裳脱去,变成了金黄色。
在东篱,稀疏的秋雨,专心洗净了秋天的光辉。
幽静的花朵为何怨恨时光的晚到,经过长时间的滋养,才显得更加娇艳。
可惜那些花儿,只是贪恋露水,却也要懂得抵御霜寒。
世间浮华匆匆而过,候鸟来去,季节变化徒然忙碌。
但愿在素雅的情怀中相互欣赏,即使身处冷寂之地也能散发芳香。
寒冷的夜晚,虚空的庭院容易沉寂,蟋蟀在一旁的事宜与我商量。
不要辜负那黄昏的宁静时刻,影子轻轻靠近琴床。
作者介绍: 刘蘅(生平约1870-1930),近代诗人,擅长词作和诗歌,作品多关注自然和人生哲理,风格清新淡雅。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秋季,正值菊花盛开之际,诗人通过描写菊花的孤傲与坚韧,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满庭芳 对菊》是一首抒发孤高情怀的佳作。诗中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菊花在秋冬交替之际的美丽与坚韧。开篇两句以云和烟构建了一幅空灵的画面,既有高远之感,又显得宁静。这种意境引导读者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他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接下来,诗人通过对于菊花的描写,传达了对秋天的感慨与对生命短暂的反思。菊花在霜降之际依然绽放,它们的美丽不仅源于外表的娇艳,更在于它们的坚韧与不屈,这正是诗人对生活态度的写照。诗中的“徒贪受露,也要解凌霜”一句,强调了在美丽的背后,生存的艰辛与不易,蕴含着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最后,诗人在黄昏的静谧中感受到一种宁静与安详,借助琴床的意象,表现出对生活美好瞬间的珍惜。这种细腻的情感变化,反映了他对时间流逝的敏感,以及对生活的深思与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秋天景色的赞美,对菊花坚韧精神的钦佩,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体现了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幽花”指的是什么花?
诗中描述的“东篱疏雨”意指什么?
“红尘匆代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以上的解析和学习,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满庭芳 对菊》的艺术魅力与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