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秋海棠》

时间: 2025-05-07 11:16:08

诗句

栽植恩深雨露同,一丛浅淡一丛浓。

平生不借春光力,几度开来斗晚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1:16:08

原文展示:

秋海棠
栽植恩深雨露同,一丛浅淡一丛浓。
平生不借春光力,几度开来斗晚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秋海棠的生长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秋海棠的深厚感情。诗中提到,栽种海棠时,浇灌的雨露同样深厚,海棠花有的颜色浅淡,有的颜色浓烈。诗人一生都不依赖春天的光辉,反而在晚风中多次绽放花朵。

注释:

字词注释:

  • 栽植:种植。
  • 恩深:指感情深厚。
  • 雨露:指滋润植物生长的雨水和露水。
  • :指一丛花。
  • 春光:春天的阳光。
  • :与……竞争,争斗,形容花的争艳。
  • 晚风:秋天的晚风。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具体的典故,但“春光”与“晚风”的对比,体现了自然四时变化的哲理与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感悟,表现了诗人对秋海棠的独特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秋瑾(1875-1907),字佩兰,号秋瑾,浙江人,中国近代女诗人、女权主义者、革命先驱。她是清末民初时期的杰出女性,以勇敢的革命精神和卓越的才华而闻名。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动荡的时代,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同时也反映了她在追求自由与个性解放过程中的情感。

诗歌鉴赏:

《秋海棠》是一首富有情感和哲理的诗歌,诗人在描写秋海棠的过程中,寄托了对生命的思考与情感的表达。诗的开头以“栽植恩深雨露同”引入,表现了诗人与自然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诗人通过“一丛浅淡一丛浓”的描写,生动地呈现出秋海棠的多样性,既有柔和的浅色,也有浓烈的深色,象征着生命的丰富与复杂。

而“平生不借春光力,几度开来斗晚风?”则揭示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思索。她不依赖春光的恩赐,而是在晚风中经历多次绽放,体现了她的坚韧与独立精神。整首诗通过对秋海棠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热忱,以及对自然美的深刻欣赏,展现了她不屈的个性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栽植恩深雨露同”:诗人感慨栽植秋海棠的恩情,雨露滋养着它们,反映了自然的恩惠。
  • “一丛浅淡一丛浓”:通过对比不同色彩的秋海棠,展现生命的多样性与丰富性。
  • “平生不借春光力”:诗人强调自己的独立,不依赖外界的条件而努力生长。
  • “几度开来斗晚风?”:疑问句式引发思考,表达了对生命坚持不懈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秋海棠比作生命的象征。
  • 对仗:前后句式的对称,增强诗的韵律感。
  • 反问:通过疑问激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同时也传达了女性独立、坚韧不拔的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海棠:象征美好与优雅。
  • 雨露:象征滋养与生命的源泉。
  • 春光与晚风:分别象征生命的起始与成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花是什么?
    A. 玫瑰
    B. 海棠
    C. 菊花

  2. 诗人认为自己一生不借助什么来生长?
    A. 春光
    B. 夏雨
    C. 秋风

  3. 诗中有多少丛秋海棠的描写?
    A. 一丛
    B. 两丛
    C. 一丛浅淡、一丛浓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菊花》——陶渊明
  • 《红叶》——李白

诗词对比:
陶渊明的《菊花》同样通过对花的描写,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态度的思考。与秋瑾的《秋海棠》相比,陶渊明的作品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而秋瑾则更多地体现了对生命的奋发与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秋瑾诗文集》
  • 《清代女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选》

以上是对《秋海棠》的全面分析与解读,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古诗词的深意与美感。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逢梅 跋至能所书西湖洞天事 出居十六咏·饭牛庵 渔父词 渔父词 三禽言 其三 正月尽山间梅花犹有未放者 次韵谢从之以表闾投赠 梅花 题陈叔茂二亭·观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游憩 鬼字旁的字 无一是处 三撇旁的字 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鱼云 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靣字旁的字 顺风吹火 震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户字头的字 仙源 双体船 包含败的词语有哪些 脱白挂绿 疋字旁的字 凿空之论 食不暇饱 身在曹营心在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