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柳》

时间: 2025-07-27 08:39:13

诗句

动春何限叶,撼晓几多枝。

解有相思否,应无不舞时。

絮飞藏皓蝶,带弱露黄鹂。

倾国宜通体,谁来独赏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8:39:13

原文展示:


动春何限叶,撼晓几多枝。
解有相思否,应无不舞时。
絮飞藏皓蝶,带弱露黄鹂。
倾国宜通体,谁来独赏眉。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气息让柳树的叶子无边无际,清晨的微风摇动着多少枝条。你是否明白我的相思之情?应该没有人不在这个时节舞动吧。柳絮飞舞,藏匿着洁白的蝴蝶,轻柔的露珠伴随娇嫩的黄鹂。倾国之美应当是全身的和谐,谁能独自欣赏这如眉般的美丽呢?

注释:

  • 动春:春天的气息,春意盎然。
  • 撼晓:清晨的微风摇动。
  • 相思:思念之情,表达对某人的深切怀念。
  • 舞时:在春天这个时节,指的是春天的景象。
  • :柳絮,柳树的种子,飞舞时的样子。
  • 皓蝶:洁白的蝴蝶。
  • 弱露:柔弱的露水。
  • 黄鹂:一种鸟,代表春天的声音。
  • 倾国:指美貌,可以理解为倾国倾城的美丽。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通过柳树和春天的意象,传达了春天的生机与人们的情感。柳树作为春天的象征,常常与思念、离别等情感联系在一起。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李商隐(812年-858年),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晚唐著名的诗人,以其深邃的思想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他的诗风多变,常常运用典故,情感丰富,富于音乐美。
  • 创作背景:本诗可能是在春天的某个清晨,诗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勾起了对往事的回忆和对远方人的思念。社会环境上,晚唐时期政治动荡,诗人的个人生活也充满波折,这些都可能影响了他的创作。

诗歌鉴赏:

这首《柳》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诗人的思念之情。开头的“动春何限叶”便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勃勃,柳树的叶片在春风中摇曳生姿,象征着生命的韧性与希望。接着“撼晓几多枝”展现了早晨的宁静与动感,给人一种清新而又柔和的感觉。

诗中“解有相思否,应无不舞时”直接表露了诗人的情感,表现出他对远方人的思念以及对春天的喜爱,似乎在询问对方是否也感知到这种情感。后面的“絮飞藏皓蝶,带弱露黄鹂”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和谐美好的意境,柳絮和蝴蝶的相互映衬,生动地刻画出春日的活力与美丽。

最后一句“倾国宜通体,谁来独赏眉”不仅表达了对美的感慨,也隐含了对孤独感的思考。美丽的事物往往需要有人来欣赏,否则它们的存在也显得苍白无力。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李商隐诗歌的魅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动春何限叶:春天的气息让柳叶无边无际,表现春天的生命力。
    2. 撼晓几多枝:早晨被微风摇动的柳枝,增添了动感。
    3. 解有相思否:诗人直言自己的思念之情,情感真挚。
    4. 应无不舞时:春天的舞动象征着生命和青春的活力。
    5. 絮飞藏皓蝶:柳絮飞舞,和洁白的蝴蝶交织在一起,展现春天的美丽。
    6. 带弱露黄鹂:露水和黄鹂鸟的描绘,增添了清晨的生动气息。
    7. 倾国宜通体:美丽的事物让人心驰神往。
    8. 谁来独赏眉:表达对美的感慨和孤独的思考。
  • 修辞手法

    1. 比喻:将春天的气息与柳叶的生长相联系,生动形象。
    2. 拟人:柳枝在微风中摇曳,仿佛有生命。
    3.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自然景象,传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远方人的思念,同时也反映了对孤独与美的感悟。

意象分析:

  • :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柔情,同时也与思念和离别相联系。
  • 春风:传递温暖与希望,启发万物复苏。
  • 黄鹂:象征春天的声音,代表生命的活力。
  • 蝴蝶:体现了美与自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商隐的《柳》主要描绘了哪个季节的景象?

    • A. 夏天
    • B. 秋天
    • C. 春天
    • D. 冬天
  2. 诗中“倾国宜通体”是指什么?

    • A. 美丽的事物
    • B. 诗人的孤独
    • C. 柳树的生命
    • D. 春天的气息
  3. 诗中提到的“黄鹂”象征着什么?

    • A. 生命的活力
    • B. 思念之情
    • C. 孤独感
    • D. 美丽的景色

答案:

  1. C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李商隐 vs 白居易:李商隐的诗歌多情深邃,常用典故和细腻的意象,而白居易则更注重通俗易懂,直白的情感表达。两者在表达春天的诗作中,李商隐通过细腻的意象传达思念之情,白居易则通过简单明了的语言展现自然景象和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商隐诗集》
  • 《唐代诗人传记》

相关查询

鹧鸪天十九首 其十七 鹧鸪天·离川前夕,偶于渝州遇故人潼南田书记长肇圃,五载暌违,聚散如梦,戏题赠别 鹧鸪天 红雨四章 其四 鹧鸪天 其二十九 鹧鸪天 半淞园茗坐 鹧鸪天 龙泉山居,读放翁晚年诗,效其体为小词 鹧鸪天 次韵秦鸿 鹧鸪天 读论语 鹧鸪天 敬题半梦填词图即步蛰师元玉 鹧鸪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深山野墺 包含建的成语 鹿字旁的字 昏惰 讼阁 气字旁的字 代际 包含堇的词语有哪些 龙踚虎卧 馬字旁的字 诈痴不颠 皮相之士 声誉鹊起 小字头的字 酬抗 臼字旁的字 颁驾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