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3:42: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3:42:34
作者: 郑谷 〔唐代〕
何以保孤危,操修自不知。
众中常杜口,梦里亦吟诗。
失计辞山早,非才得仕迟。
薄冰安可履,暗室岂能欺。
勤苦流萤信,吁嗟宿燕知。
残钟残漏晓,落叶落花时。
故旧寒门少,文章外族衰。
此生多轗轲,半世足漂离。
省署随清品,渔舟爽素期。
恋恩休未遂,双鬓渐成丝。
我该如何维持这孤独而危险的处境,修身养性又无人知晓。
在众人中我常常闭口不言,梦中却依旧吟诗。
早早辞别山林是因为失计,非因才华晚了仕途。
薄冰怎可轻易踏上,黑暗的房间又怎能欺骗我?
辛勤劳作的流萤最可信,叹息的燕子最知晓我的苦楚。
残响的钟声和漏水的时钟提醒我,落叶飘零在花开的时节。
故旧朋友在寒门中已少,文章的风采在外族中已衰。
这一生多有波折,半辈子也只是在漂泊。
省署随风而来,渔舟等待着清爽的约定。
恋恋不舍的恩情未能实现,双鬓已渐渐生出白丝。
作者介绍: 郑谷(约842年-894年),字希夷,号少微,唐代诗人,曾任职于地方官吏,以诗声名显赫。郑谷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和人情,常表现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社会的观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郑谷晚年,心境逐渐沉重,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官场的失望,表现出对故旧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投时相十韵》是一首表现作者内心孤独与无奈的诗。全诗通过“孤危”的境遇引入,表明作者对自身修身养性的追求与外界的隔绝。诗中表现出对生活的无奈与对友人的怀念,情感深沉而细腻。
前几句通过对“众中常杜口”的描写,彰显出作者在社交中的沉默,似乎为了保全自己而选择闭口,但内心却依旧在思索与表达,表现出一种矛盾的心理。此外,诗中“薄冰安可履,暗室岂能欺”的比喻,强调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刻认识与警觉。
随着诗意的发展,作者开始回忆过去,感叹“故旧寒门少,文章外族衰”,对于曾经的朋友与往昔的辉煌感到惋惜。而“此生多轗轲,半世足漂离”则是对自己人生经历的总结,显示出一种无尽的漂泊感。
最后,诗人以“恋恩休未遂,双鬓渐成丝”结束,表达了他对未能实现的恩情与岁月无情的感慨,整个诗篇在感伤与思考中收束,形成了一种深沉的哲理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孤独、人生无常的深切感悟,以及对逝去友谊的惋惜,表现出一种对人生的反思与哲理思考,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复杂情感。
诗词测试:
郑谷的《投时相十韵》主要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官场的失望
b) 对爱情的思念
c) 对自然的赞美
诗中“薄冰安可履”用来比喻什么?
a) 人生的脆弱
b) 爱情的甜蜜
c) 友谊的长久
诗中的“宿燕”象征着什么?
a) 朋友的支持
b) 生活的快乐
c) 自己的孤独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