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2:57: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2:57:50
忆帝京 丁未上巳
邹祗谟 〔清代〕
兰亭梓泽曾经处。
消受画船箫鼓。
水次接流觞,
石畔看娇舞。
走马杏花堤,
烂醉辛夷坞。
且莫道酒龙诗虎。
只一枕春酲停午。
浮白何时,
踏青无伴,
萧萧竹径销风雨。
红萼为谁妍,
翠禽相对语。
曾经在兰亭和梓泽游玩,
享受着画船上的箫声和鼓声。
在水边接杯畅饮,
在石边欣赏美丽的舞蹈。
骑马游览杏花堤,
醉倒在辛夷花的坞里。
不要再说酒和诗的豪放,
仅仅一枕春醉就停留到午后。
何时才能浮白,
独自踏青无伴,
竹径萧萧中消磨风雨。
红萼花为谁而美,
翠鸟相对轻声细语。
作者介绍:邹祗谟,清代诗人,生活在清朝时期,作品以清丽雅致、情感细腻著称。他的诗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悟,体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丁未年间的上巳节,正值春天,诗人通过回忆往昔的欢娱,表达了对春日美景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与人们的欢愉,充满了生动的意象。诗人以兰亭和梓泽这两个历史文化名地为引,营造出一种怀旧的氛围。诗的开头便设下了美好的场景,画船上的箫鼓声与水边的流觞,构成了一个醉人春日的图景。
“走马杏花堤,烂醉辛夷坞”一句,展现了春天的盎然生机,杏花盛开的堤岸上游人如织,辛夷花旁的醉态更添了几分轻松与欢乐。诗人通过对酒的描写,反映出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而后半部分则转向沉思,诗人感叹“浮白何时,踏青无伴”,表达了春日踏青时的孤独与无奈。此时的竹径萧萧,似乎在诉说着一个人的寂寞,红萼花开,却为谁而妍?诗人在这幅春日的图景中,既有欢愉也有感慨,展现了人生的多样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中通过对春日游玩的回忆,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哪个著名的历史场所?
a) 西湖
b) 兰亭
c) 岳阳楼
“走马杏花堤”中,杏花象征着什么?
a) 秋天
b) 春天
c) 冬天
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a) 对自然的描绘
b) 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c) 对爱情的追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