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减字木兰花》

时间: 2025-04-22 17:14:53

诗句

尘沙障眼。

细计来程家渐远。

野草闲花。

不见当年阿母家。

诗题古驿。

鸡骨柔情无笔力。

锦字偷裁,立到黄昏雁不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7:14:53

原文展示:

尘沙障眼。细计来程家渐远。
野草闲花。不见当年阿母家。
诗题古驿。鸡骨柔情无笔力。
锦字偷裁,立到黄昏雁不来。

白话文翻译:

尘土和沙尘遮住了我的视线,细算起来,回家的路越来越远。
野草和闲花满地,不再见到当年母亲的家。
诗题在古老的驿站上,鸡骨般的柔情已经没有笔力去描绘。
用锦缎偷换的情感,直到黄昏时分,雁群也不再归来。

注释:

  • 尘沙:指沙土、尘土,隐喻人生的烦恼和迷茫。
  • 细计:仔细计算。
  • 渐远:逐渐远去。
  • 野草闲花:形容荒草和野花,暗示荒凉的环境。
  • 阿母:母亲,表达对母亲的怀念。
  • 鸡骨:比喻脆弱的感情。
  • 锦字偷裁:用美好的文字或情感来修饰,但又显得虚假。
  • 黄昏: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素音,清代女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代。她的诗歌多抒发个人情感,具有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情感表达。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王素音对故乡和母亲的深切怀念之际,反映了她对人生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亲情的追忆。

诗歌鉴赏:

《减字木兰花》是一首充满感伤的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开头“尘沙障眼”便点出了诗人面临的困境,象征着生活的艰难与迷茫。接着,诗人通过“细计来程家渐远”表达了人与家乡之间的渐行渐远,时间的流逝让她感到无可奈何。

“野草闲花”一句,描绘了诗人心中的荒凉,仿佛那些曾经温暖的记忆已被岁月冲刷殆尽。而“阿母家”的缺席更是加重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母亲的缺失让她深感失落。接下来的“鸡骨柔情无笔力”则传达出一种无奈,虽有深厚的情感,却无以言表。

最后两句“锦字偷裁,立到黄昏雁不来”似乎在自嘲那些美好的文字只是在锦绣表面上的装饰,掩盖不了内心的空虚与无奈。整首诗在感伤中透出一种对往昔的无尽怀念,与对未来的渺茫思索。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尘沙障眼”:生活中的烦恼和困难使得视线模糊。
    • “细计来程家渐远”:回家的路越来越远,象征着对故乡的思念加深。
    • “野草闲花”:无生气的环境,暗示着心灵的荒凉。
    • “不见当年阿母家”:对母亲的思念和对过去的怀念。
    • “鸡骨柔情无笔力”:虽有柔情却无力表达,感情的脆弱。
    • “锦字偷裁”:表面的美好掩盖不了内心的痛苦。
    • “立到黄昏雁不来”:时光流逝,归心似箭却无处寄托。
  • 修辞手法

    • 象征:用“尘沙”象征生活的困扰。
    • 比喻:将“鸡骨”比作脆弱的感情。
    • 对仗:如“锦字偷裁”与“立到黄昏”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和母亲的深切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奈的感慨,情感真挚而细腻。

意象分析:

  • 尘沙:象征人生的困扰与迷茫。
  • 野草闲花:隐喻荒凉与无生气的环境。
  • 阿母家:象征着温暖的故乡与亲情的缺失。
  • 黄昏: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阿母家”指的是: A. 朋友的家
    B. 诗人的家
    C. 诗人的母亲的家
    D. 诗人的祖父家

  2. “尘沙障眼”表达的是: A. 生活的美好
    B. 生活的烦恼与迷茫
    C. 诗人的幸福
    D. 诗人的希望

答案

  1. C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思乡之情。
  • 《月夜忆舍弟》杜甫:对亲人的思念与关心。

诗词对比

  • 王素音的《减字木兰花》与李白的《静夜思》均涉及对故乡的思念,但王素音的情感更为细腻、沉重,而李白则更加直接和豪放。两首诗在情感深度和表达方式上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提供清代诗人作品的汇编。
  • 王素音研究资料:关于其生平与作品的深入分析。

相关查询

寄題毛君先生蓮华峰菴 洪景卢内翰使还入境,以诗迓之 胡孙愁 夜泊湾舟大风雨,未至衡州一百二十里 夔州竹枝歌九首 自巫山遵陆以避黑石诸滩,大雨不可行,泊驿 瞿唐行 玉茗花 茸山道中感怀 雷万春墓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东倭 至再至三 毋字旁的字 五兵 论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黔黎 车字旁的字 弥天之罪 倒八字的字 鼠字旁的字 人约黄昏 尊中酒不空 身败名隳 三角童 唯唯连声 水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