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13:14: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13:14:57
清霜彫远木,潩水溢西陂。
画鹢凌空界,鸣鸥矫翠漪。
菊残犹可折,竹密不容窥。
物我同真际,谁当惮四知。
清霜把远处的树木雕刻得如同艺术品,潩水涌过西边的堤岸。
画眉鸟在空中飞舞,鸥鸟在翠绿的波浪上翱翔。
即使菊花凋零,依然可以采摘,竹林茂密却无法窥视。
人与物在真实的境界中相融,谁会害怕那四面八方的知晓呢?
韩维,字子华,宋代诗人,以山水诗和咏物诗见长,他的诗作常常蕴含哲理,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此诗作于湖边,诗人以清晨的自然景象为背景,抒发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索,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入理解和对人事的淡泊心态。
《和子华湖上书事》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清晨湖上的宁静与美丽,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冬时节的景象,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哲理的思考。诗中“清霜彫远木,潩水溢西陂”两句,描绘了清霜与湖水相映成趣的画面,展现出一种清新、静谧的氛围。接下来的“画鹢凌空界,鸣鸥矫翠漪”则通过描写鸟类在空中的翱翔,进一步增强了自然的生动感。
“菊残犹可折,竹密不容窥”两句则将自然与人生哲理结合起来,表达了即使在凋零的季节,也依然可以找到美好的事物;而密密的竹林则象征着人心的隐秘与内在的力量。最后一句“物我同真际,谁当惮四知”则将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关系提升到一种更高的境界,表达出诗人对自然、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豁达心态。
全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表现出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传达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思想境界。
《和子华湖上书事》的作者是谁?
“鸣鸥矫翠漪”中的“鸣鸥”指的是哪种鸟?
诗中提到的“菊残犹可折”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