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8 07:54: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8 07:54:36
凤跸游汾曲,非熊得伟人。闺台尤显重,训诰愈深淳。论道参黄阁,横经侍紫宸。如何天不整,志业未全伸。
这首诗表达了对丁尚书的哀悼,诗中提到凤车在汾水边游历,并感慨真正的伟人难以得到重用。在宫廷的闺房里,他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而他所传授的教诲也愈加深厚淳朴。与贤士论道时,他在黄阁上参议,侍奉于紫宸之下。然而,天道未能齐整,他的志向和事业却未能完全施展。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冲之,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及文学家。他以《资治通鉴》闻名于世,对历史有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司马光的诗词风格清新,富有感情,常常蕴含深刻的哲理。
《丁尚书挽词二首》是司马光为悼念其好友丁谓而作,丁谓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学者。诗中表现了对丁谓的深切怀念和对其未能充分施展才华的惋惜,反映了当时政治环境的复杂和对理想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情的感叹,展现了作者对丁尚书的惋惜与敬仰。开篇即以“凤跸游汾曲”引入,象征着权势与荣耀,却又暗示这一切的虚无。在“非熊得伟人”一句中,诗人传达出真正的贤才往往被忽视的无奈。接着提到“闺台尤显重”,表明在当时的权力中心,丁尚书的教诲尤为重要,体现了他在政治和文化上的深远影响。
诗中“论道参黄阁,横经侍紫宸”,描绘了丁尚书在政治舞台上的活跃与贡献,然而“如何天不整,志业未全伸”则是对他未能完全实现理想的感伤。这种情感的起伏,既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也反映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具有深刻的历史与人文意蕴。
全诗表达了对丁尚书的怀念与赞美,同时也反映出对理想与人生际遇的感慨。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揭示了历史人物在权力中心的无奈与理想追求的艰难。
“凤跸游汾曲”中的“凤跸”指的是:
A. 皇帝的车驾
B. 诗人的游历
C. 自然景观
诗中提到的“黄阁”象征着:
A. 权力中心
B. 文人聚集讨论的地方
C. 自然美景
全诗主要表达了哪种情感?
A. 欢乐
B. 惋惜与怀念
C. 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