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06:36: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6:36:28
县郭依稀隔渡头,
解鞍来倚店家楼。
已攀桂树吟招隐,
因看梅花赋远游。
市上俚音多楚语,
桥边碧色是湘流。
直南乡国三千里,
目送羁鸿起暮愁。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醴陵旅店的情景。县城的轮廓在水面上若隐若现,马鞍已解,倚靠在旅店的楼台上。作者已经爬上桂树,吟诵诗歌以隐居,而后又因梅花而赋诗表达远游的情志。市集上听到许多带有楚地方言的声音,桥边的水流清澈如碧。向南的故乡相隔三千里,目送孤雁在黄昏中飞起,心中不免生出愁绪。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子骏,号惭愧道人,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以豪放、清丽的风格著称,擅长五言和七言绝句,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此诗写于刘克庄旅途之中,表达了他的思乡情感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醴陵客店的场景与他对故乡的思念相结合,形成了深刻的内心感受。
《醴陵客店》是一首抒情的古诗,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对自然景观的细致观察及内心情感的表达。开篇描绘了县城的模糊轮廓,仿佛在水面上轻轻晃动,给人一种恍惚的感觉。接着解鞍靠在旅店的楼上,体现了旅途的疲惫与放松。攀桂树吟诗,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梅花则象征着他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市集的喧嚣与桥边的静谧,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直南的三千里路,则是他心中无尽的距离与愁苦。最后一句“目送羁鸿起暮愁”,将思乡与孤独感情推向高潮,形象生动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与无奈,令人深思。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丰富,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又有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宋代诗人的风采与内心的深邃。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归属感的渴望与思乡情怀,折射出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浓厚的抒情风格。
选择题:
填空题: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