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海棠七首 其四》

时间: 2025-05-24 19:52:14

诗句

一种秾纤态,三郎未必知。

浪将妃子比,妃子太浓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19:52:14

原文展示:

一种秾纤态,三郎未必知。
浪将妃子比,妃子太浓肥。

白话文翻译:

这是一种妩媚与纤细并存的姿态,三郎未必能理解。
浪潮将妃子与之相比,但妃子却显得过于丰腴和浓艳。

注释:

  • 秾纤态:形容女子的妩媚与纤细的姿态。秾:繁茂、浓艳,纤:纤细。
  • 三郎:指年轻男子,可能隐指特定的情人或爱人。
  • 妃子:指美丽的女子,常用来比喻爱情中的对象。
  • 太浓肥:形容妃子的姿态或气质过于丰腴和浓艳,不够纤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景文,号白云,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末年,卒于南宋初年。他是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尤其以词和诗闻名。其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个性。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变革、诗词繁盛之时。刘克庄的作品多表现对女性的赞美以及对爱情的思考,反映了当时士人的情感世界。

诗歌鉴赏:

《海棠七首 其四》通过对比的手法,展现了女性的美丽与独特的姿态。第一句“一种秾纤态”描绘了女性的迷人之处,既有丰盈的姿态,又有纤细的体态,体现了女性之美的多样性。而“三郎未必知”则引出了情感的复杂性,可能暗示着男方并不能完全理解女性的内在美和情感深度,这种无知让美丽显得更加孤独。

第二句“浪将妃子比”使用了浪潮的意象,使得诗的意境更加丰富。这里的“浪”不仅代表自然的力量,也象征着人们在情感上的波动与起伏。与“妃子”的对比,表达了一种对美丽的追求与渴望。然而“妃子太浓肥”则又带来了另一种审美的反思,这里强调了丰腴的美并非绝对,过于浓艳的美可能失去了一种清新与灵动。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反思,不仅描绘了女性的美丽,也揭示了人们在爱情与美的认知上的局限。诗的情感深沉而细腻,展示了刘克庄对美的独特见解和对情感的深入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一种秾纤态:描绘女性的美丽,强调其妩媚与纤细的特质。
    2. 三郎未必知:暗示男性往往无法理解女性之美的复杂性。
    3. 浪将妃子比:将女性美与自然界的浪潮比较,暗示一种美的对比。
    4. 妃子太浓肥:强调对美的审视,过于丰腴的美可能缺乏灵动之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女性之美与浪潮相比较,增强了意象的生动性。
    • 对比:通过对丰腴与纤细的比较,突出不同审美的观点。
  • 主题思想:诗歌探讨了美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并表达了人们在审美与情感理解上的局限。

意象分析:

  • 秾纤:象征女性的美丽,体现出一种和谐美。
  • 三郎:代表对女性美的欣赏者,但又是无知者。
  • 妃子:象征理想中的女性形象,具有文化内涵。
  • :不仅是自然的元素,也隐喻情感的波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三郎”在诗中主要指代什么? A. 年轻男子
    B. 花朵
    C. 老者
    D. 诗人

  2. 诗中提到的“妃子”用来比喻什么? A. 财富
    B. 爱情对象
    C. 自然景观
    D. 友人

  3.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女性美的单一追求
    B. 对爱情的绝望
    C. 对美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的反思
    D.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温庭筠的《红豆生南国》

诗词对比

  • 刘克庄与李清照同为宋代诗人,均以情感细腻著称。刘克庄关注女性的外在美及其内涵,李清照则更多地表达对爱情的感伤与思考。两者在情感表达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展示了不同的美学风格与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选冠子·雨湿花房 浣溪沙 西江月慢·春风淡淡 眼儿媚 清平乐(上元赵仲能窗下) 生查子 如梦令 减字木兰花 思佳客 小重山·七夕病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毛窍 衳蟊 4个火念什么字_4个火的汉字解析与拼音学习 包含挢的词语有哪些 持的繁体字怎么写?这份持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硬绷绷 豸字旁的字 绅的拼音及汉字解析_绅的读音与用法详解 雍荣雅步 王字旁的字 丁字旁的字有哪些?带丁的汉字大全 济世匡时 思忧 食字旁的字 莫衷一是 寡开头的成语 描写夜晚的诗句现代诗_夜晚现代诗精选 出尔反尔 悦结尾的成语 建之底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