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13:56: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3:56:06
花犯·滂喜斋朱藤
作者: 夏孙桐 〔清代〕
古藤阴,年年置酒,余春爱清窈。
采香迟到。看麝冷流苏,芙帐空晓。
淡烟半亩红阑悄。残英依细草。
桧顶矗一枝新蔓,干云青未了。
应怜此花阅人多,题襟旧馆在,苔綦痕埽。
幽荫展,沧桑后露酣风饱。
殷勤意翠尊料理,休叹息花前人共老。
更记取牵萝吟侣,绿窗酬句好。
在古藤的阴影下,年年在此置酒,余春对清幽的环境十分喜爱。
虽然采香的时机稍晚,但看那麝香草冷冷的流苏,芙蓉的帐子在清晨显得空荡荡。
烟雾缭绕,半亩红色的栏杆静悄悄,残存的花影依偎在细草上。
桧树的顶端耸立着一枝新的藤蔓,干云的深青色仍未消散。
想必这花儿经历了许多人,题写的诗句留在旧馆之中,苔藓的痕迹已被扫去。
在幽静的荫蔽下,经过沧桑岁月,露水饱满,风也带来了醉意。
殷勤的心意在翠色的酒杯中细心处理,别再为花前的人共老而叹息。
更要记得那牵萝而吟唱伴侣,绿窗下的诗句曾是多么美好。
作者介绍:
夏孙桐,清代诗人,擅长咏物抒怀,作品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语言清新,情感细腻。其诗风常体现对生活细节和自然美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清代,正值文化繁荣之际,诗人借古藤、花香、酒宴等意象,表达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花犯·滂喜斋朱藤》是一首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生命的哲思。诗中古藤的阴影、残花的依偎、桧树的新蔓等意象,构成了一幅富有层次感的自然画卷。诗人在细腻的描写中,传达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尤其是“应怜此花阅人多,题襟旧馆在,苔綦痕埽”,不仅表达了对花的怜惜,也引发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体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沉思。
诗中的“幽荫展,沧桑后露酣风饱”句子,恰如其分地描绘了在经历了无数风雨后,依然可以享受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蕴含了对生命的深刻理解。最后的“更记取牵萝吟侣,绿窗酬句好”则是对美好回忆的珍视,提醒读者珍惜身边的人与事,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情和对情感的执着。
逐句解析:
古藤阴,年年置酒,余春爱清窈。
描述古藤下的环境,表达诗人对春天的喜爱。
采香迟到。看麝冷流苏,芙帐空晓。
虽然香气的采集较晚,但依然欣赏清晨的美丽。
淡烟半亩红阑悄。残英依细草。
画面宁静,描写花影依附在细草上,象征生命的脆弱。
桧顶矗一枝新蔓,干云青未了。
传达出生命的希望与新生,干云的青色还未消散。
应怜此花阅人多,题襟旧馆在,苔綦痕埽。
表达对花的怜惜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旧馆的苔藓痕迹象征着回忆。
幽荫展,沧桑后露酣风饱。
在经历过沧桑后,依然可以享受生活的美好。
殷勤意翠尊料理,休叹息花前人共老。
劝诫自己和他人珍惜当下,不要因时光流逝而叹息。
更记取牵萝吟侣,绿窗酬句好。
强调对美好回忆的珍视,表达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展开,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古藤”象征什么?
“应怜此花阅人多”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人如何看待时间的流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