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05: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05:22
射的山前系短篷,
快如鱼鸟出池笼。
试临清镜枯颅茁,不待丹砂两颊红。
逐妄百年真自苦,造微一日有余功。
不须更说岷峨约,已觉蓬壶在眼中。
在射的山前系上短篷,
像鱼鸟一样迅速从池笼中飞出。
试着在清镜前观察枯瘦的面容,
不需要用丹砂来涂抹两颊的红晕。
虽说追逐妄想百年,实则自苦,
若能造就微小的一天,便有多余的功绩。
不必再提岷峨的约定,
我已在眼中看见蓬壶的所在。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晚号鹿门隐士,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他一生致力于国家的复兴,作品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尤以爱国诗闻名。
《短篷》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他经历人生波折、对国家命运感到忧虑之时,诗中流露出对理想和现实的深沉思考。
《短篷》是一首通过简洁的意象表达深邃哲理的诗作。诗中前两句描绘了短篷船在射山前的灵动景象,展现出一种自由与快活的生活状态,仿佛在描绘一幅渔舟唱晚的画面。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入对自我的反思,面对镜子中的枯瘦面容,陆游不再追求外在的虚荣,而是强调内心的真实与自我修养。这里的“丹砂”是对世俗美的讽刺,表现出他对外表的淡漠和对内心的追求。
后两句则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陆游承认追逐妄想带来的痛苦,同时也意识到即使是微小的努力也能获得成就。这种对时间和生命的深刻理解,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的执着。最后一句提到“蓬壶”,象征着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显示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深刻的自我反思,表现了陆游作为一个诗人的哲学思考和对生命的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短篷》主要表达了对生活的反思和理想的追求,强调内心的真实与努力的重要性。诗人通过简洁明了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出一种超然的精神境界,传达出对人生的热爱与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诗中“短篷”象征什么?
A. 自由
B. 压力
C. 失败
“不待丹砂两颊红”表达了什么态度?
A. 对美的追求
B. 对外表的淡漠
C. 对财富的渴望
“蓬壶”在诗中代表什么?
A. 现实生活
B. 追求的理想境界
C. 过往的回忆
答案:
陆游与杜甫的诗作都表现出对现实的深刻反思与历史的感慨。陆游在《短篷》中强调内心的真实与追求理想,而杜甫在《春望》中则通过描绘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忧虑,展示出对社会的关切与对未来的无奈。
以上内容为对陆游《短篷》的全面解析,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