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南园》

时间: 2025-05-11 22:57:57

诗句

官是劝农官,种桑亦其所。

安得陌上人,隔叶攀条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22:57:57

原文展示:

官是劝农官,种桑亦其所。
安得陌上人,隔叶攀条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农业的关心和推动。在政府官员的劝导下,农民们种植桑树,这正是他们应当做的。然而,路上的人又如何能在树叶间隔着攀谈呢?

注释:

  • :指政府官员。
  • 劝农官:劝导农民的官员。
  • 种桑:种植桑树,通常与养蚕业有关。
  • 陌上人:路上的人,指经过此地的路人。
  • 隔叶攀条语:隔着树叶传递话语,形象地描绘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与沟通的困难。

典故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农耕文化的重要性。种桑养蚕在古代社会中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活动,反映了当时的农业政策和社会风貌。诗中提到的“陌上人”可以理解为对生活在农村中的普通人的描绘,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1112),字子美,号晦轩,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是苏东坡的弟弟。他在诗词、散文等多方面都有造诣,尤其擅长诗歌和散文,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产生于宋代,背景中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农业的重视,政府官员通过鼓励农民种植桑树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其创作目的是希望唤起人们对农业的关注,并希望通过沟通来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农业的关切,特别是种桑的必要性。诗的开头通过“官是劝农官”直接指出了官府在推动农业发展中的责任。接着提及“种桑”,不仅是对农村经济活动的描绘,更是对传统农业文化的一种强调。

诗中“安得陌上人”一句,巧妙地将政治与民生结合,表达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困难,尤其是在自然环境的阻隔下。隔叶攀条的意象生动形象,传达出一种无奈和期盼,使得整首诗在质朴的语言中蕴含了深厚的情感。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温和而又略带忧虑的,表达了对农村生活的深切关注,呼唤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理解。它不仅反映了苏辙对农业的认同与支持,更体现了他对社会和谐的美好愿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官是劝农官:强调官员的职责在于劝导和支持农民。
  2. 种桑亦其所:种桑树是农民应尽的义务,暗示农业的重要性。
  3. 安得陌上人:提出了一个问题,表达对人际沟通的关切。
  4. 隔叶攀条语:描绘了人与人之间因环境而产生的隔阂,生动形象。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隔叶攀条语”形象化地表达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障碍。
  • 对仗:上下句结构相对,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象征:桑树象征着农业和农村生活,承载了社会的经济基础。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农业的关注与对人际沟通的思考,反映了社会和谐的期望。通过对种桑和官员劝导的描写,展现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视,也表达了对人与人之间和谐交流的渴望。

意象分析:

  • 桑树:象征着农村经济和传统农业文化。
  • 陌上人:代表普通百姓,体现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与沟通。
  • :作为自然环境的象征,暗示人与人之间因环境造成的隔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官”指的是谁?

    • A. 农民
    • B. 官员
    • C. 商人
  2. “安得陌上人”中的“陌上人”指的是什么?

    • A. 乡村的人
    • B. 城市的人
    • C. 旅行者
  3. 诗中的“种桑”意味着什么?

    • A. 种植水果
    • B. 种植桑树
    • C. 种植药草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静夜思》同样展现了人对自然的思考,但侧重于个人的情感;而《南园》则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理解,展现了更为广泛的社会问题。两者在意象与情感表达上各有特点,反映了不同的主题和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剥崔颢黄鹤楼诗吊大学生  题《彷徨》  送增田涉君归国  无题二首  赠日本歌人  送O.E.君携兰归国 赠画师  吊卢骚  悼杨铨 祭书神文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挑茶斡刺 疵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石漆 山黛 弋字旁的字 爽然自失 瞬息万变 黹字旁的字 云天雾地 拳挚 侠肠 韦字旁的字 锡爵 車字旁的字 始作俑者 屹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耳字旁的字 包含原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