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57: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57:15
万死中原百战争,
流芳遗臭各垂名。
思量陈寿已饶舌,
又费先生一管城。
在这片饱受战争蹂躏的中原大地上,多少人死去,多少战争交替,留下的都是名声和骂名。想想陈寿已经说了很多,我又何必让先生再为此写下厚厚一卷呢?
作者介绍:刘过,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著称。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历史的关注和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宋代,正值国家动荡,历史记载和文学作品受到重视。诗人通过对历史的思考,反映了对战争和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中原战争的描述,折射出历史的悲剧与英雄的命运。开头的“万死中原百战争”直接揭示了战争带来的惨痛代价,展现出那一时代的动荡与痛苦。而“流芳遗臭各垂名”则进一步引出了历史人物在战争中留下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名声,既有让后人铭记的英雄,也有被唾弃的罪人。
接下来的两句思考陈寿的叙述,表明诗人对历史记载的反思。陈寿作为三国志的作者,已经将那个年代的故事讲述得很详尽,诗人意识到再多的文字也难以改变历史的真相,反而显得有些多余和沉重。这种感觉在“又费先生一管城”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似乎在自我质疑,为何还要再写,似乎历史的重负让他感到疲惫。
整首诗充满了对历史的敬畏和对战争的反思,表现出一种对生命的珍视和对和平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通过对历史的追溯和反思,表达了对战争造成的悲剧和对历史记载的困惑,展现了对生命和和平的珍视。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流芳遗臭”是什么意思?
诗中提到的“陈寿”是指哪本书的作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