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忠显刘公挽诗 其二》

时间: 2025-05-12 19:42:04

诗句

祸基媒孽自燕秦,抗议如公有几人。

军旅未闻焉用试,豺狼不噬岂宜亲。

求鱼缘木谩蠹国,曲突徙薪翻殒身。

才大言深古难用,忠良千载恨常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19:42:04

原文展示:

忠显刘公挽诗 其二
作者: 李弥逊 〔宋代〕

祸基媒孽自燕秦,
抗议如公有几人。
军旅未闻焉用试,
豺狼不噬岂宜亲。
求鱼缘木谩蠹国,
曲突徙薪翻殒身。
才大言深古难用,
忠良千载恨常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明,祸害的根源在于燕国和秦国的勾结,真正敢于抗议的人又有几个呢?军队出征时没有听闻过的事,怎么能够用来尝试呢?豺狼不撕咬的情况下,怎么能与之亲近呢?想要捕鱼却偏偏沿着树木去找,空自枉费国力;反而是要把火柴放在远处,却最终造成了身亡。才华横溢,言辞深刻,古代的聪明才智难以施展,忠良之士的遗恨却是千年如新。


注释:

  • 祸基媒孽:指祸害的根源与媒介,燕国与秦国的勾结。
  • 抗议如公:指像刘公这样的人,敢于抗议的又有多少?
  • 军旅未闻:军队出征时没有听闻的事情,这里暗指没有成功的试验。
  • 豺狼不噬:豺狼本性凶狠,若不撕咬,说明与之亲近是不理智的。
  • 求鱼缘木:比喻方法错误,想要捕鱼却去找树木。
  • 曲突徙薪:比喻减少隐患,做事要注意防范。
  • 才大言深:才华出众,言语深刻。
  • 忠良千载恨常新:忠良之士的遗恨,虽已千年,仍然常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弥逊,字景阳,号阮亭,宋代诗人,擅长诗词,文风清新,情感真挚。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对政治的思考和对忠良之士的怀念。

创作背景:此诗是为刘公所作,表达对忠良之士的惋惜和对政治黑暗的无奈,反映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社会现状的不满。


诗歌鉴赏:

李弥逊的《忠显刘公挽诗 其二》通过对历史的追忆与对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忠良之士的深切怀念和对政治腐败的控诉。诗中以“祸基媒孽自燕秦”开篇,直指历史的根源,表明了诗人对当时社会动荡的深刻理解。接着用“抗议如公有几人”表达了对敢于抗争者的崇敬与稀缺,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之感。

在“军旅未闻焉用试,豺狼不噬岂宜亲”中,诗人运用了比喻,描绘了官场的危险与人心的复杂,警示人们不要与恶势力亲近。后面的“求鱼缘木谩蠹国”则进一步揭示了在错误的方向上努力所带来的徒劳和国力的消耗,意在传达做事要讲究方法和方向的重要性。

最后两句“才大言深古难用,忠良千载恨常新”总结了诗的主题,强调了才华与忠诚在历史长河中的无奈与悲剧,展现了诗人对忠良之士执着的尊重和对历史的无情叹息。整首诗情感深沉,结构严谨,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强烈的情感,塑造了一幅令人深思的社会画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祸基媒孽自燕秦:历史的祸根在于燕国与秦国之间的阴谋。
  2. 抗议如公有几人:敢于抗议的人,如刘公一样,又有几个呢?
  3. 军旅未闻焉用试:军队出征时未曾听闻的事情,无法用来尝试。
  4. 豺狼不噬岂宜亲:豺狼若不撕咬,怎么能与之亲近?
  5. 求鱼缘木谩蠹国:想捕鱼却去树上,徒劳无功,浪费国力。
  6. 曲突徙薪翻殒身:想要防范火灾,却最终导致身亡。
  7. 才大言深古难用:才华横溢,言辞深刻,古代智慧难以施展。
  8. 忠良千载恨常新:忠良之士的遗恨,虽千年,依然常新。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求鱼缘木”,用树木比喻做事方法的错误。
  • 对比:对历史与现实进行对比,显示出忠良之士的稀缺。

主题思想:

整首诗意在反映对忠良之士的追忆与对社会政治黑暗的控诉,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燕秦:象征着历史的祸根与阴谋。
  • 豺狼:象征着凶狠的权力与恶势力。
  • 鱼与木:象征着追求目标的方法错误,寓意深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忠良千载恨常新”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忍辱负重
    • B. 对忠良之士的怀念
    • C. 对历史的无奈
  2. “求鱼缘木”这句诗的含义是?

    • A. 方法错误,徒劳无功
    • B. 寻找鱼类的技巧
    • C. 鱼类生活的环境
  3. 诗中提到的“豺狼不噬岂宜亲”传达了什么样的警示?

    • A. 应该信任所有人
    • B. 与危险的权力保持距离
    • C. 亲近豺狼是自然的选择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昌龄《出塞》

诗词对比

  • 李白《将进酒》与李弥逊的作品都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赞美,但李白更侧重于豪放与放纵,而李弥逊则更多反映对忠良的深切怀念与社会现状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李弥逊传》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九日谩兴二首 其二 九日登蕺山 九日与庞太守赏菊于吕仙亭三首 其二 九日登缥缈峰 九日和王仲锡宪长咏蝴蝶花限韵 其二 九日得顾宁人书约游黄山 九日雨中 九日南还纪程 其一 九日 九日渡湘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爪字旁的字 鬼字旁的字 雨收云散 分香卖履 阐明 私字儿的字 也结尾的成语 指东说西 垧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曳居侯门 廲词 贪求无已 破午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缶字旁的字 父紫儿朱 摈诸门外 止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