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23:39: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23:39:04
九日与庞太守赏菊于吕仙亭三首 其二
作者:苏仲
节到重阳敢放过,
吕仙亭上客情多。
莫嫌老态簪花丑,
其奈歌童劝酒何。
对面君山藏暮景,
捲帘秋水漾清波。
醉来逐客忘归路,
醉倚江天双鬓皤。
重阳节到了,怎能错过这美好的时光呢?在吕仙亭上,宾客众多,情意洋溢。不要嫌弃我老了,头上插花显得丑陋,何况那歌童劝我喝酒。对面君山掩映着暮色,卷起帘子看秋水荡漾,清波涟漪。醉了之后,忘记了归路,醉依江边,双鬓已白。
作者介绍:苏仲,明代诗人,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他的诗风洗练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作于重阳节,诗人与友人聚会赏菊,借景抒情,反映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友谊的珍惜。
这首诗通过描绘重阳节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以及对友谊的珍视。诗中的“莫嫌老态簪花丑”一句,体现了诗人虽已年长,但依然渴望参与生活、享受当下的态度。诗人没有因年老而自卑,反而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这种精神在传统文化中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描绘君山的暮色和秋水的涟漪,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最后两句“醉来逐客忘归路,醉倚江天双鬓皤”,更是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反映出在亲友欢聚的时刻,诗人陶醉于酒和友谊之中,忘却了归路。这种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向往,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执着,具有深刻而广泛的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和对生活的热爱,反映了即使在老去的岁月中,依然可以享受当下的美好。
诗词测试:
重阳节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A. 友情
B. 长寿
C. 财富
D. 名声
诗中提到的“吕仙亭”最可能指的是?
A. 一座山
B. 一座亭子
C. 一条江
D. 一座寺庙
诗人对年老的态度是?
A. 悲观
B. 乐观
C. 无所谓
D. 忧虑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苏仲的《九日与庞太守赏菊于吕仙亭》与杜甫的《登高》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但苏仲的诗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对友谊的珍视,而杜甫则是对个人境遇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