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壶中二色桃花》

时间: 2025-04-27 09:27:02

诗句

素颊映红腮,西园共折来。

怜渠竟先落,知是最先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9:27:02

原文展示:

壶中二色桃花
素颊映红腮,西园共折来。
怜渠竟先落,知是最先开。

白话文翻译:

两种颜色的桃花在壶中盛开,白皙的脸庞映衬着红润的腮红,都是在西园折来的花朵。怜惜那花儿竟然已经凋落,知道它们是春天最早绽放的。

注释:

  • 素颊:指白皙的脸庞。
  • 红腮:指脸颊红润。
  • 西园:指西边的园子,可能是诗人折花的地方。
  • :指花朵。
  • 先落:指花朵早已凋落。
  • 最先开:指春天最早开放的花朵。

典故解析:

桃花常被用来象征春天与美好,尤其在古代诗词中,桃花不仅是自然景物的描写,也是爱情和青春的象征。壶中桃花意在表现春天的生机与短暂之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基,明代诗人,生于明中期,字时中,号静斋,擅长诗词与散文,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及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天,诗人可能在西园游玩,见桃花盛开,感慨花朵的美丽与短暂,表达对春天和生命的思考。

诗歌鉴赏:

“壶中二色桃花”以桃花为主题,诗人通过描绘桃花的色彩与形态,表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命的脆弱。开头两句描绘了桃花的色彩:白色的花瓣与红色的腮红,形成鲜明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清新而美丽的画面。诗中提到“怜渠竟先落”,则通过对花的怜惜,暗示了生命的短暂与流逝。桃花的凋落让人感受到春天的匆忙,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景,更蕴含了诗人对生命和时间的深刻思考。整首诗在清新中流露出淡淡的忧伤,极具感染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素颊映红腮”:白皙的脸庞映衬着红润的腮红,描绘出一种美丽的形象。这里用“映”字,生动传达了色彩的交融。
    • “西园共折来”:表明桃花的来源,增加了诗作的生活气息,仿佛在说这些美好的事物都是可以分享的。
    • “怜渠竟先落”:表达了对花朵的怜惜,体现出诗人的情感深邃。
    • “知是最先开”:通过花朵的早开,隐喻生命的短暂与早逝。
  • 修辞手法

    • 对比:白与红的对比,增强了视觉美感。
    • 拟人:将花朵拟人化,赋予情感,使得诗歌更具情感深度。
    • 象征:桃花象征着春天与美好的生命,暗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桃花的美丽与凋落,传达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与珍惜当下美好的情感。

意象分析:

  • 桃花:象征着青春、爱情与生命的短暂。
  • 素颊与红腮:表现出美丽与生机,体现出自然的和谐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素颊映红腮”表达了什么样的美感?

    • A. 暗淡无光
    • B. 白皙与红润的对比
    • C. 伤感
    • D. 朦胧
  2. “怜渠竟先落”中的“渠”指的是?

    • A. 水渠
    • B. 花朵
    • C. 人
    • D. 树木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杨基《壶中二色桃花》与李白《月下独酌》:两首诗都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但杨基更侧重于自然之美的描绘,而李白则更富有个人情感的寄托。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选读》
  • 《唐诗三百首》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秋兴 予好把酒常以小户为苦戏述 宴坐 读王摩诘诗爱其散发晚未簪道书行尚把之句因 自儆 读王摩诘诗爱其散发晚未簪道书行尚把之句因 雁翅夹口小酌 感旧四首末章盖思有以自广 其三 和陈鲁山十诗以孟夏草木长遶屋树扶疏为韵 寄题朱元晦武夷精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阜字旁的字 南辫 显过 兴云吐雾 人字头的字 見字旁的字 包含化的词语有哪些 嚼环 五原誓师 过江之鲫 六开头的成语 耕织 综核名实 馬字旁的字 長字旁的字 父严子孝 衣锦夜行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