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7 22:05: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22:05:33
游七星岩
作者: 伦以谅 〔明代〕
岩洞何年辟,轩车此日游。
云深衣袂冷,星落剑光浮。
石燕疑烟火,床龙避客舟。
放歌归路晚,仍渡碧蕖洲。
这座岩洞是什么时候开辟的呢?今天我乘坐马车游览这里。
云层深厚,衣袂在寒风中飘动,星星仿佛从天上落下,像剑光在水面上闪烁。
石燕在烟火间飞翔,床龙则躲避着游人的船只。
我放声高歌,归途已晚,依然渡过那碧绿的莲花洲。
本诗并未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七星岩”本身可能指的是某个著名的景点,通常与道教文化有关,代表着山水的灵秀与神秘。
作者介绍: 伦以谅是明代的诗人,以山水诗闻名。他的作品常常描绘自然风光,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作者在游览七星岩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内心的感受,反映了当时文人对山水的向往与追求。
《游七星岩》是一首描绘游览风景的古诗,作者通过细腻的描绘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七星岩的自然美与神秘感。“岩洞何年辟”开篇即抛出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令人对这座岩洞的历史产生好奇。接下来的描写中,“云深衣袂冷”透出一种冷静而清幽的气息,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云海之中,感受那清冷的衣袂飘动。
“星落剑光浮”一句则极具画面感,星光闪烁在水面上,宛如刀剑般的光辉,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之后“石燕疑烟火,床龙避客舟”,则描摹了岩洞中的生动景象,石燕在空中飞舞,增添了诗的动感。
最后两句“放歌归路晚,仍渡碧蕖洲”则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归途的晚歌与碧绿的莲花洲形成鲜明的对比,既有对美景的留恋,又有对归属的思考。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描绘中,流露出诗人内心的自由与洒脱,展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游览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赞美,同时流露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归属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轩车”指的是什么?
“星落剑光浮”中的“剑光”用来比喻什么?
诗歌的最后一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