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凉州词二首·其一》

时间: 2025-05-04 19:25:42

诗句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9:25:42

凉州词二首·其一

原文展示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白话文翻译

黄河在白云间蜿蜒远去,远处是一座孤零零的城市和高耸的山峰。
羌笛的悲鸣何必怨恨杨柳,春风根本没有吹过玉门关。

注释

  • 黄河:指中国的母亲河,象征着壮丽与浩荡。
  • 白云间:在白云之中,表明黄河的源远流长。
  • 孤城:指偏远的城池,象征孤独与荒凉。
  • 万仞山:形容山的高耸,万仞指极高的山。
  • 羌笛:羌族的笛子,常用来表达离愁别绪。
  • 杨柳:常被用来象征离别的情感。
  • 春风不度:春风没有吹过,意味着春天的温暖和生机未能到达这个地方。
  • 玉门关:古代重要的边关,象征着遥远和隔绝。

典故解析

“玉门关”是历史上著名的关隘,位于今甘肃省,古代为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象征着边塞的孤寂与遥远。“羌笛”则是羌族的乐器,常用来表达思乡与离愁,诗中提及羌笛反映了边地士兵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之涣,唐代著名诗人,以描写边塞风光和士兵情感著称。他的诗风豪放,意境深远,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盛唐时期,时值边疆动荡,诗人借黄河与孤城的意象,表达了对边地士兵的同情与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凉州词·其一》是一首极具代表性的边塞诗。诗中以黄河为引子,开头就勾勒出一幅雄壮而苍凉的画面:黄河在白云间蜿蜒,孤城矗立于万仞高山之中,展现出一种宏大的自然景观与人文环境的对比。孤城的意象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与无奈,似乎在诉说着边疆士兵的孤独与渴望。

接下来的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羌笛的低吟似乎在诉说着离愁,而诗人却以“何须怨杨柳”的口吻,表达了对这种离愁的淡然与无奈。春风未能度过玉门关,意味着温暖与希望未能到达这片边疆,增添了诗的悲凉气息。

整首诗通过雄伟的自然背景与士兵的内心情感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作者对边塞士兵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同情,同时也展示了他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与眷恋。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黄河远上白云间”:描绘了黄河的壮丽与远方的辽阔。
    2. “一片孤城万仞山”:通过孤城与高山的对比,突显出边疆的荒凉与孤寂。
    3. “羌笛何须怨杨柳”:羌笛的悲鸣与离愁,与杨柳的柔情相对比,表达对离别的无奈。
    4. “春风不度玉门关”:春天的温暖未能抵达,象征着希望的缺失。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孤城”与“万仞山”,“羌笛”与“杨柳”形成鲜明对比。
    • 比喻:黄河与孤城的描绘,隐喻边疆士兵的孤独感。
  •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边疆士兵的同情与关怀,展现了孤独与离别的情感,同时反映了对祖国的思念。

意象分析

  • 黄河:象征着中国的壮丽与历史的深度。
  • 孤城:代表边疆的孤独与无助。
  • 羌笛:传达离愁与思乡之情。
  • 春风:象征着希望与温暖。
  • 玉门关:象征遥远与隔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黄河远上白云间”描绘的是哪个自然景象?

    • A. 大海
    • B. 黄河
    • C. 长江
    • D. 湖泊
  2. “羌笛何须怨杨柳”中的羌笛代表了什么?

    • A. 喜悦
    • B. 忧伤
    • C. 感激
    • D. 厌倦
  3. “春风不度玉门关”意味着什么?

    • A. 春天来了
    • B. 温暖未能抵达
    • C. 春风很强
    • D. 春天很美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出塞》王昌龄
  • 《夜泊牛津》李白

诗词对比

  • 王昌龄的《出塞》同样描绘了边塞的景象,表达了士兵的豪情与思乡之情;而王之涣的《凉州词》则更加着重于孤独与情感的细腻。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王之涣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译文

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玉门关孤独地耸峙在高山中。 将士何须哀怨那柳树不发芽,春风根本吹不到玉门关外。

注释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远上:远远向西望去。“远”一作“直”。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等于231cm或264cm,约等于2.3m或2.6m)。 羌(qiāng)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羌笛: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带。羌笛是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属于一种乐器。何须:何必。何须怨:何必埋怨。杨柳:杨树的柳条,又指的是《杨柳曲》。度:吹到过。不度:吹不到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赏析

  王之涣这首诗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的豁达广阔胸怀。   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抓住远眺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画: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去,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流入白云中一般。次句 “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塞上的孤城。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是《折杨柳》,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离愁。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柳”与“留”谐音,赠柳表示留念。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歌中提到了行人临去时折柳。这种折柳赠别之风在唐代极为流行。于是,杨柳和离别就有了密切的联系。现在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于是,诗人用豁达的语调排解道:羌笛何须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杨柳》曲调呢?要知道,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说“何须怨”,并不是没有怨,也不是劝戍卒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用。用了“何须怨”三字,使诗意更加含蓄,更有深意。   三、四两行,明代的杨慎认为其含有讽刺之意,其所著《升庵诗话》中言:“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作者写那里没有春风,是借自然暗喻安居于繁华帝都的最高统治者不体恤民情,置远出玉门关戍守边境的士兵于不顾。中国古代诗歌向来有“兴寄”的传统,更何况“诗无达诂”,我们认为读者未尝不可这样理解,但不能就此而肯定作者确有此意。具体这两句的解释:既然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 关外的杨柳自然不会吐叶,光 “怨”它又有何用?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春 即度赓喜雪韵 春怀 和象翁绝句 过安吉城 伐墓松 壑下墓松诗 晚春 再和易后韵为前韵六首 和黄山秋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齿牙为祸 遭时定制 顺结尾的成语 力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力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犒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心字底的字 弃情遗世 靳狎 廴旁的字有哪些?带廴的汉字大全 拼音rui的汉字_rui的字有哪些 伦字开头成语大全_伦字开头成语汇总 包含螳的词语有哪些 脑瓜仁 何其相似乃尔 微贱 巳字旁的字 士字旁的字 大字旁的字 麦字旁的字 情钟我辈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