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25: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25:44
周道斁兮颂声没。
夏政衰兮五常汨。
便便君子。顾望而逝。
洋洋乎满目。而作者七。
岂不乐天地之化也。
哀哉乎时之不可与。
对之以独处。无娱我以为欢。
清流可饮。至道可餐。
何为栖栖。自使疲单。
鱼悬兽槛。鄙夫知之。
夫古之至人。藏器于灵。
缊袍不能令暖。轩冕不能令荣。
动如川之流。静如川之渟。
鹦鹉能言。泗滨浮磬。
众人所玩。岂合物情。
玄鸟纡幕。万世而不悟。
以我观之。乃明其故。
焉知不有达人。深穆其度。
亦将窥我。颦蹙而去。
万物皆贱。惟人为贵。
动以九州为狭。静以环堵为大。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失望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作者感叹周代的正道已衰落,颂扬的声音也消失殆尽,夏代的政治衰落,五常之道已被淹没。君子们虽自有志向,却只能黯然离去,眼前的景象令人感慨。对于天地的变化,作者感到无奈,时光的流逝使人无法把握。他在独处时并不为世俗的欢娱所动,认为清流可以饮用,至道可以食用,何必在繁华中疲于奔命。古时的智者将真才实学藏于心中,华丽的衣服无法温暖心灵,名利的地位也无法带来真正的荣耀。动如江河奔流,静如湖面风平,鹦鹉虽能言语,却无法表达真实的情感。世人追逐的事物与自然的规律并不相合,神秘的玄鸟在幕中游弋,世世代代的人们却难以领悟其中的真义。或许,深谙大道的人也在窥视我,然而他们却眉头紧锁而去。在万物贱值的时代,只有人是最珍贵的,动的时候狭小如九州,静的时候却宽广如四面墙壁。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董京,魏晋时期的诗人,以其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表达对现实的不满与对理想的渴望,反映出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困惑与挣扎。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魏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政治腐败之际,作者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表达了对古代理想社会的怀念与对现实的失望,具有较强的时代特征。
《答孙楚诗》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诗人通过对周代正道的追溯与夏代衰落的感慨,揭示了政治与道德的沦丧。诗中运用对比手法,展现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尤其是对于君子与小人的态度,体现出诗人对“君子之道”的追求。通过描绘自然与世俗的对照,诗人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渴望在纷扰的社会中寻找到真正的自我。诗中反复提及的“动静”对比,不仅体现出诗人对物质世界的反思,也映射出他对内心世界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展示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高尚的情操。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对现实的无奈与失望,强调了内心修养的重要性,反映了魏晋时期士人的忧虑与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周道衰微的象征是什么?
“动以九州为狭,静以环堵为大”意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