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句》

时间: 2025-05-20 12:15:26

诗句

东南地迥宵烽息,西北楼高晚望迷。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0 12:15:26

原文展示:

东南地迥宵烽息,西北楼高晚望迷。

白话文翻译:

东南方向地势遥远,夜晚的烽火已经熄灭;西北方向高楼耸立,傍晚时分远望令人迷茫。

注释:

  • 地迥:地势遥远。
  • 宵烽:夜晚的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信号。
  • 晚望迷:傍晚时分远望,景象模糊不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钱惟演,字希圣,北宋文学家、政治家,是北宋初年著名的文学家之一,其诗文风格清新,多写景抒情。这首诗可能是在他担任官职期间,对边疆景象的观察和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边疆地区的景象,通过对东南和西北两个方向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边疆安宁的欣慰和对远方景象的迷茫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边疆地区的独特景象。首句“东南地迥宵烽息”,以“地迥”形容东南方向的遥远,而“宵烽息”则暗示了边疆的安宁。次句“西北楼高晚望迷”,以“楼高”形容西北方向的高耸,而“晚望迷”则表达了作者对远方景象的迷茫和感慨。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凝练,通过对边疆景象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安宁的关切和对远方未知的思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东南地迥宵烽息”:这句诗通过“地迥”和“宵烽息”两个意象,描绘了东南方向的遥远和边疆的安宁。
  • “西北楼高晚望迷”:这句诗通过“楼高”和“晚望迷”两个意象,描绘了西北方向的高耸和傍晚时分远望的迷茫感。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东南和西北两个方向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视觉效果和情感表达。
  • 意象:诗中使用了“地迥”、“宵烽息”、“楼高”、“晚望迷”等意象,丰富了诗歌的意境。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边疆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安宁的关切和对远方未知的思索,体现了作者的边疆情怀和对国家的忧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地迥:形容地势遥远,象征边疆的辽阔。
  • 宵烽息:夜晚的烽火熄灭,象征边疆的安宁。
  • 楼高:形容高楼耸立,象征边疆的防御工事。
  • 晚望迷:傍晚时分远望,象征对远方的迷茫和思索。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宵烽息”象征什么? A. 边疆的战争 B. 边疆的安宁 C. 边疆的夜晚 D. 边疆的烽火
  2. 诗中“晚望迷”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远方的向往 B. 对远方的迷茫 C. 对远方的恐惧 D. 对远方的喜悦 答案: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通过登高望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边疆的关切。
  • 杜甫《登高》:通过登高望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诗词对比:
  • 钱惟演《句》与王之涣《登鹳雀楼》:两首诗都通过登高望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边疆的关切,但钱惟演的诗更注重对边疆安宁的欣慰和对远方景象的迷茫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钱惟演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包括钱惟演的文学成就。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夏日杨长宁宅送崔侍御、常正字入京(得深字韵) 秋日寄题郑监湖上亭三首 其二 三韵三篇 其三 收京 宿江边阁 可叹 万丈潭 宿花石戍(长沙有渌口、花石二戍) 夜听许十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倍的成语 业字旁的字 干饰 杳无人迹 扇火止沸 市井 量才录用 包耳旁的字有哪些?带包耳的汉字大全 康熙字典五行属土的字大全_属土汉字解析 爪字旁的字 容隐 鹿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认识鹿字旁的字 风的繁体字怎么写?风的繁体字书写教程 繁体12画的字有哪些?繁体12画汉字大全 蒂芥 包含废的词语有哪些 氤氲使者 彐字旁的字 风字旁的字 挨风缉缝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