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4:10: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4:10:06
宿枕峰寺怀舅氏有作
作者: 赵汝譡 〔宋代〕
野竹有慈性,业生不相离。
永怀寒泉感,昨与渭阳期。
寺阁共秋晚,山云独移时。
尚想谈论闲,丹颧映雪髭。
气豪机事少,所嗜平生诗。
起居今何如,会合渺难知。
霜清雁荡骨,春蔼天台姿。
混融入老辈,远寄江湖思。
这首诗表达了对舅氏的思念之情。野外的竹子自然和善,仿佛与我相伴而生。常常怀念那寒冷的泉水,昨日与渭阳相约。寺庙的楼阁与秋天的傍晚相映成趣,山间的云彩却在独自流动。我想与你闲聊,脸色如同丹霞照映着白雪般的胡须。气度豪迈,事务却很少,我所钟爱的只是一生的诗篇。如今的生活如何呢,重聚的机会渺茫。霜气清冷,仿佛骨头都被侵袭,春天的温暖却显得天台般的姿态。我将这些思绪融合于老辈的记忆中,遥寄于江湖的思念。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赵汝譡(约生于1080年),字德明,号雪岑,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自然,常表达对友情与自然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赵汝譡在宿枕峰寺时,因怀念舅氏而作,表达了对旧友的思念和对自然环境的感悟。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抒发个人情感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舅氏的深切怀念。开头以“野竹有慈性”引入,竹子的性情温和,象征着自然之美与人际关系的和谐。接着,诗人忆起寒泉的清凉,似乎在追忆与舅氏共度的美好时光,强调了人际关系的珍贵与人生的孤独。
“寺阁共秋晚,山云独移时”一联,描绘了秋季傍晚寺庙的宁静与孤独,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在“尚想谈论闲,丹颧映雪髭”中,诗人与舅氏的交谈仿佛成为一种怀念,而“气豪机事少”则表现出诗人对世俗事务的淡泊与对诗歌的执着追求。
整首诗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更呈现了对山水自然的深厚感情。通过自然意象的描绘,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恬淡而高远的生活境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怀念与自然的景象为主线,表达了对舅氏的深情思念,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诗歌创作的热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寒泉”象征什么?
“气豪机事少”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诗中提到的“霜清雁荡骨”意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是对《宿枕峰寺怀舅氏有作》的详尽解析,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情感与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