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河渎神·孤庙对寒潮》

时间: 2025-07-12 16:17:15

诗句

孤庙对寒潮,西陵风雨萧萧。

谢娘惆怅倚兰桡,泪流玉箸千条。

暮天愁听思归乐,早梅香满山郭。

回首两情萧索,离魂何处飘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16:17:15

原文展示:

孤庙对寒潮,西陵风雨萧萧。
谢娘惆怅倚兰桡,泪流玉箸千条。
暮天愁听思归乐,早梅香满山郭。
回首两情萧索,离魂何处飘泊?

白话文翻译:

孤零零的庙宇面对着寒冷的潮水,西陵的风雨萧瑟凄凉。
谢娘倚靠着兰桡,满面愁苦,泪水如同玉箸般流淌千条。
黄昏时分愁苦地听着思念归来的乐音,早梅的香气弥漫在山郭之中。
回首往昔,彼此的情感已然萧索,离魂又将漂泊何处?

注释:

  • 孤庙:指的是偏僻、孤独的庙宇,暗示诗人的孤独感。
  • 寒潮:象征寒冷的季节,增强了诗的凄凉气氛。
  • 谢娘:可能指的是古代某位悲情女子,反映其对爱情的思念。
  • 兰桡:指的是一种兰花装饰的船桨,象征着优雅和思念。
  • 玉箸:比喻眼泪,形象地描绘出悲伤的情感。
  • 早梅:早春的梅花,象征着希望和美好的情感。

典故解析:

“谢娘”可能与历史上著名的谢道韫有关,她以才情和悲情著称,许多文学作品中常常以她的形象表现女子的柔情与哀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温庭筠(812年-870年),字飞卿,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和词人。他擅长五言、七言诗及词,作品以婉约清丽著称,常常描写离愁别恨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诗人经历个人生活的困境和情感的纠结,反映了社会动荡和人们内心的孤独。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孤庙、寒潮、风雨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气氛。诗中“谢娘”的形象传达了对爱情的深切怀念与惆怅,流泪的描写生动地表达了她内心的痛苦。通过对黄昏和早梅的描写,诗人将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变迁结合在一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在孤独中对爱情的追忆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孤庙对寒潮:设定了一个孤独的场景,强调环境的寒冷与诗人的孤寂。
    • 西陵风雨萧萧:描绘了西陵地区的凄风苦雨,增强了诗的情感基调。
    • 谢娘惆怅倚兰桡:描写谢娘的无奈与愁苦,表现了对逝去爱情的追忆。
    • 泪流玉箸千条:形象地展现了悲伤的情感,眼泪如同玉箸般流淌。
    • 暮天愁听思归乐:黄昏时分,诗人对归家的渴望与忧伤交织在一起。
    • 早梅香满山郭:用早梅的香气来对比内心的苦闷,寓意希望。
    • 回首两情萧索:反映出往昔的美好已成过往,情感的落寞。
    • 离魂何处飘泊:表达了离别后的迷惘与无助。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泪流玉箸”比喻眼泪,生动形象。
    • 对仗:如“孤庙对寒潮”与“西陵风雨萧萧”,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早梅香满山郭”赋予梅花情感,使诗意更为丰富。
  • 主题思想: 诗歌以孤独和思念为主题,表现了人对于逝去爱情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了个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过往的追忆。

意象分析:

  • 孤庙:象征孤独与被遗忘。
  • 寒潮:代指环境的冷漠与内心的凄凉。
  • 谢娘:代表对爱情的追忆与痛苦。
  • 早梅:象征希望与美好,反衬出内心的失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谢娘”指代的是谁?

    • A. 一位历史人物
    • B. 一位虚构角色
    • C. 诗人的爱人
    • D. 以上皆是
  2. “泪流玉箸千条”中“玉箸”比喻什么?

    • A. 餐具
    • B. 眼泪
    • C. 兰桡
    • D. 诗句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温庭筠的《河渎神·孤庙对寒潮》与李白的《夜泊牛津》均表达了对孤独和思念的感受,但温庭筠的作品更侧重于细腻的情感描写,而李白则展现出豪放的个性和对自由的渴望。两者在主题上有共通之处,但风格迥异,体现了各自的艺术特点。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温庭筠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解析》

相关查询

重游草堂次韵三首 白云然师 题西太一宫壁二首 九鼎 郊行 送郑叔熊归闽 仁宗皇帝挽辞四首 赠工部侍郎郑公挽辞 独卧二首 其一 寄黄吉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相互尊重 儿字旁的字 一脉同气 叱呵 頁字旁的字 孚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二字旁的字 空辞 以求一逞 广字头的字 包含尧的词语有哪些 馁士 榆中 徒有其名 蜂拥而起 自字旁的字 薄物细故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