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题灞池二首》

时间: 2025-05-25 05:55:21

诗句

腰镰欲何之,东园刈秋韭。

世事不复论,悲歌和樵叟。

开门望长川,薄暮见渔者。

借问白头翁,垂纶几年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5 05:55:21

原文展示

题灞池二首

王昌龄

腰镰欲何之,东园刈秋韭。
世事不复论,悲歌和樵叟。
开门望长川,薄暮见渔者。
借问白头翁,垂纶几年也。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我手中的镰刀要去哪里呢?在东园里割秋天的韭菜。
世间的事不再提论,只有与樵夫一起哀歌。
开门远望长长的河流,薄暮时分看见渔夫在钓鱼。
我向白发的老翁询问,您钓鱼已经多少年了?

注释

字词注释

  • 腰镰:指的是用来割草或割韭的镰刀。
  • 东园:指东边的园子,可能特指诗人自己所处的环境。
  • :割,采摘的意思。
  • 秋韭:秋天生长的韭菜。
  • 世事不复论:世间的事情已经不再讨论、追溯。
  • 悲歌:悲伤的歌,哀怨的曲调。
  • 樵叟:砍柴的老人。
  • 开门望长川:推开门向远处的河流望去。
  • 薄暮:傍晚,快要入夜的时分。
  • 垂纶:钓鱼的意思。

典故解析

  • 樵叟:樵夫是古代劳动人民的象征,代表了辛劳和自然的结合。
  • 白头翁:通常象征着智慧和经验的老者,是向智者请教的形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昌龄(698年-757年),字少伯,号澄江,唐代著名诗人。他以豪放的风格和丰富的情感,尤其是边塞诗而闻名。王昌龄在政治上曾任职于朝廷,但因其性格刚直,屡遭贬谪。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语言清新,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王昌龄晚年,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事的淡泊。诗中通过描绘农村的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题灞池二首》是一首反映王昌龄个人情感和人生哲学的诗作。诗的开篇,诗人以“腰镰欲何之”引出对农村生活的思考,镰刀是农耕生活的工具,暗示着诗人对自然的依赖与亲近。接下来,诗人提到“世事不复论”,表达了对世俗纷争的无奈与淡然。在这句诗中,王昌龄似乎在宣告自己对生存的超脱,呈现出一种“我自岿然不动”的洒脱态度。

接下来的描绘“开门望长川,薄暮见渔者”,则展现了诗人心中那份对宁静与自然的向往。此时的薄暮,渔者的身影在长川中显得格外悠然,暗示着一种生活的理想状态。最后一句“借问白头翁,垂纶几年也”,则通过与老翁的对话,传递了对人生智慧和时间流逝的感慨,白发老翁象征着经验丰富的人,诗人向他请教,既是对生活的探寻,也是对自身命运的反思。

整首诗在意象上运用了自然景物与人事的结合,展现出王昌龄对生命的思考与自然的热爱,情感深邃而又真挚。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腰镰欲何之:问镰刀的去处,表明对农事的思考。
  2. 东园刈秋韭:在东园割秋韭,描绘农村生活的场景。
  3. 世事不复论:对世间纷扰的无奈,表示对人事的淡漠。
  4. 悲歌和樵叟:与樵夫共唱悲歌,唤起对生活苦乐的共鸣。
  5. 开门望长川:开门远望,展现开阔的视野。
  6. 薄暮见渔者:薄暮时分,渔者的身影显得宁静美好。
  7. 借问白头翁:向老翁请教,体现对智慧的追求。
  8. 垂纶几年也:询问钓鱼的年限,感慨时间的流逝。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在对句的使用上工整,增添了韵律感。
  • 比喻:通过“腰镰”与“白头翁”形成对比,展现生命的不同阶段。
  • 意象:运用自然景象(如秋韭、长川、薄暮)来传达内心感受。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事的淡然,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向往宁静与和谐的生活状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腰镰:象征着农耕生活,代表着勤劳与自然的结合。
  • 东园:隐喻诗人的故乡或归属之地,具有亲切感。
  • 秋韭:象征着丰收与生命的延续。
  • 长川:代表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延续。
  • 白头翁:象征智慧和经验,代表着人生的历练与反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题灞池二首》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王昌龄
    •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腰镰”主要指?

    • A. 割草的工具
    • B. 钓鱼的工具
    • C. 农田的工具
  3. “借问白头翁,垂纶几年也”这句中,白头翁象征什么?

    • A. 年轻人
    • B. 智慧与经验
    • C. 劳动者

答案

  1. B. 王昌龄
  2. A. 割草的工具
  3. B. 智慧与经验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 《静夜思》 李白
  • 《渔舟唱晚》 张志和

诗词对比

  • 比较王昌龄的《题灞池二首》和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两首诗均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但王昌龄更注重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表现豪放的情感与历史的沉思。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王昌龄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三月三日上忠襄坟因之行散得十绝句 其八 赠写真水监处士王温叔 寒食对酒 翠樾亭前莺巢 水西野店皆不著宿夜抵石山虚 暮热游荷池上五首 新晴东园晚步二首 赠写真刘敏叔秀才二首 其一 寄题万元享舍人园享七景·意山 次出门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祝秝 搔头弄姿 私字儿的字 召佃 转死沟壑 周的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周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肀字旁的字 米字旁的字 肚结尾的成语 拼音yu的汉字全收录_yu的常用字详解 滋繁 掷地之材 西字头的字 内应外合 饶字的笔顺详解_正确书写汉字饶的笔画顺序 如水赴壑 琐艳 马旁的字有哪些?带马旁的汉字大全 臼字旁的字 捺的字有哪些_汉字捺笔顺详解与常见捺字示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