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喜腊雪》

时间: 2025-05-23 05:36:37

诗句

久早腊月如夏热,夜来忽降一尺雪。

叫谢上天声应彻,且压瘴气不作孽。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05:36:37

原文展示:

喜腊雪
作者: 潘阆 〔宋代〕

久早腊月如夏热,
夜来忽降一尺雪。
叫谢上天声应彻,
且压瘴气不作孽。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腊月初的天气异常炎热,突然在夜间降下了大雪。诗人感恩上天的恩赐,认为这场雪能够压制瘴气,带来清新。

注释:

  • 久早:指腊月已经很久,天气却像夏天一样热。
  • 腊月:农历的腊月,通常是冬季的最后一个月。
  • 瘴气:指潮湿、阴沉的气候所造成的疾病或毒气,常指疾病。
  • 不作孽:不再作恶,意指消除不良影响。

典故解析:

腊月是古代中国重要的节气,象征着年末的祭祀与庆祝。而瘴气在古代被视为一种自然灾害,诗人在这里提到降雪的好处,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理解与敬畏。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潘阆,宋代词人,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代表作品有《临江仙》等。
  •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腊月,诗人感受到异常的天气变化,表现了对自然的感悟和对健康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喜腊雪》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象的诗,诗人在腊月里感受到的热气与突如其来的降雪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自然的变化无常。腊月本应是寒冷的时节,但诗人却感受到如夏天般的热,反映了天气的异常。雪的降临不仅是天气的转变,更是自然界的一种调和,诗人因此感到欣慰,认为雪的降临可以压制瘴气,象征着清新与希望。

诗中的“叫谢上天声应彻”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激,体现了古人对天命的理解和顺应。这种人天合一的思想,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自然情怀与人生哲学。整首诗简洁而富有意境,既有自然景象的描绘,又有诗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古典诗歌的魅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久早腊月如夏热:描绘了腊月的异常气候,强调了气温的反常。
    • 夜来忽降一尺雪:突如其来的降雪,形成强烈对比,带来惊喜。
    • 叫谢上天声应彻:表达了诗人对天降雪的感激之情。
    • 且压瘴气不作孽:认为雪能减少瘴气的影响,带来清新的环境。
  • 修辞手法

    • 对比:腊月的热与雪的寒形成鲜明对比,凸显自然之变。
    • 夸张:使用“一尺雪”来强调雪的丰厚。
  • 主题思想:整首诗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感慨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腊月:象征着冬季的结束和新年的来临。
  • :象征着纯洁与希望,反映了自然的美和生命的重生。
  • 瘴气:代表不健康的环境,雪的降临则象征着对不良环境的净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腊月天气如何?
    A. 寒冷 B. 炎热 C. 温暖

  2. 诗人对雪的态度是?
    A. 不在意 B. 感激 C. 恐惧

  3. “压瘴气”的意思是?
    A. 增加瘴气 B. 消除瘴气 C. 无关瘴气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惠崇春江晓景》:同样描写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环境的感悟。
    • 杜甫的《春望》:表达对自然与社会的深刻思考。
  • 诗词对比

    • 比较潘阆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两者都涉及自然景象,但李白更具豪情,潘阆则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感恩。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古诗词解析与赏析》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杂诗 其五 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 时运·其二 时运 拟古九首 归园田居·其六 饮酒·其八 酬丁柴桑 饮酒·其四 岁暮和张常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敬结尾的成语 莫奈何 风驰霆击 見字旁的字 饿虎擒羊 囊萤照雪 疋字旁的字 犬马之齿 一转 鬲字旁的字 喉舌之官 包含坠的成语 廾字旁的字 衡连珠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立刀旁的字 一枕日红 根牙盘错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