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03:43: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3:43:18
非才遍历清华地,悟佛方为止足身。
浮名浮利莫相试,三千世界一微尘。
我并不是才华出众的人,走遍了名声显赫的地方,
只有领悟佛理后才算真正找到了归宿。
不要去追逐浮华的名利,
因为三千世界,不过是一粒微尘。
夏竦(约964-1040),字子文,号梅溪,宋代诗人,晚唐五代之际的诗风影响了他。他的诗风清新洒脱,常以佛教思想为背景,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此诗创作于宋代,社会风气逐渐重视名利,士人们在追逐功名的过程中常感到迷茫,夏竦以此诗表达对浮华世界的厌倦与对内心宁静的向往。
《偶成》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与对名利的超脱。首句自谦其才,表明作者不以才华自傲,反而强调了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后文提到“悟佛”体现了内心的觉悟,暗示着一种对世俗的超然。诗中“浮名浮利莫相试”则直接表达了对名利的否定,显示了作者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最后一句“三千世界一微尘”揭示了宇宙的浩瀚与人类的渺小,提醒读者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应保持清醒的头脑,追求内心的平静与真实的自我。整首诗意境深远,既有个人的反思,又有普遍的人生哲理,值得细细品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反对浮华的名利,强调内心的觉悟与宁静,倡导追求真实的自我与精神的满足。
诗中“非才”是什么意思?
A. 有才
B. 没有才
C. 才华横溢
“浮名浮利”主要指什么?
A. 真实的名声和利益
B. 空虚的名声和利益
C. 名声和利益的结合
诗中提到的“三千世界一微尘”意在强调什么?
A. 世界的辽阔
B. 人生的渺小与无常
C. 人类的伟大
答案: 1. B 2. B 3.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