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56: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56:06
菩萨蛮
沈宜修 〔明代〕
古今流水愁南浦。
浦南愁水流今古。
清浅棹人行。
行人棹浅清。
问谁凭去信。
信去凭谁问。
多恨怯裁歌。
歌裁怯恨多。
这首词表达了古今愁绪交织的情感。南浦的流水让人感到忧愁,它流动着古老与现代的悲伤。小舟轻轻划过水面,行人缓缓而行。有人在问,谁能寄去我的思念?思念又能寄给谁呢?心中有太多的怨恨和惆怅,难以用歌声表达,歌声又反过来加深了这些怨恨与惆怅。
沈宜修,明代词人,擅长诗词,作品多描绘情感细腻,常用清新婉约的风格表达个人情感及社会现实。
《菩萨蛮》是在一个充满愁绪的时代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个人情感的深刻体悟。词中流露出对爱情、思念的复杂情感。
《菩萨蛮》是一首情感深沉的词作,其通过“流水”这一意象,将古今的愁苦交织在一起,体现了时间的无情和个人情感的脆弱。南浦的流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行人的桨声则带出一种孤独感。诗中反复提及“问谁凭去信”,这不仅在询问寄信的人,更是对内心情感的无奈和渴望。
“多恨怯裁歌”一句,展现了诗人对表达情感的犹豫与畏惧。歌声应该是传达情感的媒介,但在内心深处的怨恨和惆怅却让这种表达变得困难。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一个人对过往情感的深刻反思与对未来的迷茫,令人感同身受。
整首诗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情感表达的困惑。通过细腻的意象,展现了个体在时代洪流中的孤独与无助,情感深刻而真挚。
诗中提到的“南浦”指的是哪里?
诗人对“歌”的态度是怎样的?
诗中“流水”象征什么?
与李清照的词作相比,沈宜修的《菩萨蛮》更为沉郁,展现了对时间与情感的复杂思考,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达了对爱情的细腻感受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两位词人的作品虽在主题上有所不同,但都深刻反映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的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