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05: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05:00
次芜徽明诸公韵三首
作者:李吕
黄云看即变成秋,
春事余寒得少留。
此去浣花犹远在,
谁人能为作遨头。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观看黄云时,感受到秋天的气息已经来临,而春天的余温却难以长久保留。诗人想要去浣花溪,但那里的距离使他感到遥远。最后,诗人感慨,谁能够陪伴他一起去游玩呢?
典故解析:此诗提到的“浣花”溪,历史上有许多文人雅士在此游玩、吟咏,代表着一种文人对自然的向往与追求。
李吕,字子彭,号德庵,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但以诗名流传,尤其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受到后人喜爱。
此诗写作于李吕的晚年,时代背景为南宋时期,国家动荡,诗人常常通过诗歌寄托自己的情感与对自然的向往,反映出他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
李吕的《次芜徽明诸公韵三首》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时光流逝与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通过“黄云”的出现,象征着秋天的来临,暗示着生命的变化。春天的余寒虽存,却也无法长久,这种对时光短暂的意识,使人倍感惆怅。在即将离去的季节里,诗人对浣花溪的渴望,代表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诗的最后一句“谁人能为作遨头”,更是将这种孤独感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渴望与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真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变化的感慨与对人生孤独的反思,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黄云象征着哪个季节的到来?
A. 春
B. 夏
C. 秋
D. 冬
“谁人能为作遨头”中的“遨头”是什么意思?
A. 走路
B. 游玩
C. 学习
D. 睡觉
诗中提到的浣花溪位于哪个地方?
A. 浙江
B. 四川
C. 福建
D. 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