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54: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54:50
金缕曲 其一 题志伯愚仲鲁兄弟同听秋声馆图
作者: 梁鼎芬 〔清代〕
正是清秋节。极难忘蕉轩蓉馆,旧时明月。
争道将军山林好,点笔阑干幽折。
有二妙辞华无敌。剪烛衙窗分题处,
感庐陵心事如冰雪。图画意,我能说。
苔尘曾印霜禽迹。笑几番西风聚散,
纸痕都碧。绝似逍遥堂中事,写出当年轼辙。
试展卷容颜犹昔。雁语萧疏虫吟瘦,
尽声声递入帘前叶。弹指过,又今夕。
这正是清秋时节,尤其让我想起蕉轩蓉馆,往昔的明月总是难以忘怀。
大家都说将军山的林景好,我在幽静的栏杆上写下感慨。
有两篇绝妙的诗句无人能敌,烛光摇曳的书房里我写下这些,
感慨庐陵的心事如同冰雪般冷清。图画的意境,我可以畅所欲言。
苔藓上的尘土曾留下霜禽的足迹,几次欢笑中西风又聚又散,
纸上的字迹依然清晰,仿佛是逍遥堂中的往事,勾勒出往昔的痕迹。
试着展开卷轴,容颜依旧如昔。雁声萧瑟,虫鸣轻弱,
所有声响都悄悄传入窗前的叶子。指尖一弹,又是今夜。
作者介绍: 梁鼎芬(约1660-1730)是清代的一位诗人,擅长词曲,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具有浓厚的抒情性和画面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清秋之际,表现了作者对往昔的怀念和对当下秋声的感悟,反映了清代文人对自然、友情和人生变迁的深刻思考。
《金缕曲 其一》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情感的抒发,展现了秋天的萧瑟与人心的孤独。开篇即以“清秋”引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接着,作者通过对蕉轩蓉馆的回忆,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将军山的美景与幽静的栏杆形成对比,突显了内心的孤寂与思索。
在“有二妙辞华无敌”一语中,作者自信地表达了自己的诗词才华,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对庐陵心事的感慨,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与矛盾。后半部分通过描绘苔尘、霜禽、雁语等意象,进一步加深了孤独的氛围,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变化。整首词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构建了一个既美丽又惆怅的秋天画面,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的描绘与对往昔的追忆,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哲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正是清秋节”表现了什么?
“感庐陵心事如冰雪”中的“冰雪”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将军山”代表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金缕曲 其一》的艺术魅力与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