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51: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51:37
抱儿嬉树下,新绿遮庭户。
忽闻啁啾声,仰见春鸟乳。
不辨谁雄雌,四翼共辛苦。
一出掠春虫,一居御鹰虎。
出忧居力单,居忧出遭罟。
瘁羽岂暇梳,娇音不遑吐。
黄口快得食,那知翁与姆。
感此抚童雏,何如此禽羽。
上念父母恩,泪下如注雨。
在树下抱着孩子玩耍,新绿的树叶遮住了庭院的门口。
忽然听到鸟儿啁啾的声音,抬头看到春天的鸟儿在喂食。
分不清哪只雄鸟,哪只雌鸟,四只翅膀共同劳动。
一只鸟出去捕捉春天的虫子,另一只则留在巢中守护。
出去的鸟忧虑单独的危险,留在巢中的鸟则担心遭遇捕猎的网。
疲惫的羽毛哪里有时间梳理,娇嫩的声音也无法轻松发出。
小黄口鸟急于得到食物,哪知道父母的辛苦与劳累。
感慨于抚养幼鸟的艰辛,与这些鸟儿相比,人类的哺育更为不易。
想起父母的恩情,眼泪如雨下落。
徐善建,清代诗人,出生于文人世家,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自然。他的作品通常反映了生活中的细腻观察和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
这首诗创作于徐善建作为父亲的身份下,表达了他在观察鸟类哺育幼鸟时的感慨,联想到自身作为父母的责任与艰辛,体现出对父母恩情的感激。
这首诗通过描绘鸟类的繁殖和育雏过程,巧妙地引入了人类父母对孩子的辛勤抚养。诗的开头以“抱儿嬉树下”引入,既展现了温馨的亲子关系,又营造了宁静的自然环境。随着诗句的推进,鸟儿的劳作和人类父母的辛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鸟儿的啁啾声中,诗人不仅感受到生命的延续和亲情的温暖,更深刻体会到生育和养育的艰辛与不易。
诗中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如排比和对偶,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情感的丰富性。例如,“一出掠春虫,一居御鹰虎”通过对鸟儿的不同角色的描写,生动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存竞争。最后,诗人流下感激父母恩情的泪水,深化了情感的层次,使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亲情与感恩之情。
整首诗表现了对生命延续的感慨和对父母辛劳的感激,表达了在自然界中,抚养后代的艰辛与责任。诗人通过鸟类的喂养过程,反映了人类家庭中的亲情和责任,展现了深厚的情感。
诗中提到父母的辛苦,主要是通过哪个意象来表现的?
A. 春虫
B. 鸟
C. 黄口
诗中“泪下如注雨”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愤怒
C. 感激
诗中提到的“雄雌”指的是什么?
A. 鱼类
B. 鸟类
C. 哺乳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