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倦夜》

时间: 2025-05-07 04:27:29

诗句

山月斜临帐,山风细拂裳。

萧萧碧烟静,炯炯白间凉。

境寂万缘息,心灰千虑亡。

无端催曙鸟,底事厌宵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4:27:29

原文展示:

倦夜 谢薖 〔宋代〕

山月斜临帐,山风细拂裳。 萧萧碧烟静,炯炯白间凉。 境寂万缘息,心灰千虑亡。 无端催曙鸟,底事厌宵长。

白话文翻译:

山间的月亮斜斜地照在帐篷上,山风轻轻地拂过衣裳。 碧绿的烟雾静静地弥漫,明亮的月光带来一丝凉意。 环境寂静,万般杂念都消散了,心境平静,千般忧虑都消失了。 不知为何,黎明的鸟儿开始催促天亮,为何如此厌倦这漫长的夜晚。

注释:

  • 斜临帐:斜斜地照在帐篷上。
  • 细拂裳:轻轻地拂过衣裳。
  • 萧萧:形容烟雾弥漫的样子。
  • 炯炯:明亮的样子。
  • 白间凉:月光带来的凉意。
  • 境寂:环境寂静。
  • 万缘息:万般杂念都消散。
  • 心灰:心境平静。
  • 千虑亡:千般忧虑都消失。
  • 无端:不知为何。
  • 催曙鸟:黎明的鸟儿开始催促天亮。
  • 底事:为何。
  • 厌宵长:厌倦这漫长的夜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薖(约1074-1116),字幼槃,号竹友,北宋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之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事的超然态度。这首《倦夜》描绘了夜晚山间的静谧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诗人隐居山林之时,通过对夜晚山间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诗中的“境寂万缘息,心灰千虑亡”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对世俗的超越。

诗歌鉴赏:

这首《倦夜》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夜晚山间的静谧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诗中“山月斜临帐,山风细拂裳”描绘了夜晚山间的宁静和舒适,而“萧萧碧烟静,炯炯白间凉”则进一步以静谧的烟雾和凉爽的月光,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后两句“境寂万缘息,心灰千虑亡”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对世俗的超越,而“无端催曙鸟,底事厌宵长”则以黎明鸟儿的啼鸣,暗示了诗人对漫长夜晚的厌倦,以及对新的一天的期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山月斜临帐,山风细拂裳”:描绘了夜晚山间的宁静和舒适,山月斜斜地照在帐篷上,山风轻轻地拂过衣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舒适的氛围。
  2. “萧萧碧烟静,炯炯白间凉”:以静谧的烟雾和凉爽的月光,进一步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3. “境寂万缘息,心灰千虑亡”: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对世俗的超越,环境寂静,万般杂念都消散了,心境平静,千般忧虑都消失了。
  4. “无端催曙鸟,底事厌宵长”:以黎明鸟儿的啼鸣,暗示了诗人对漫长夜晚的厌倦,以及对新的一天的期待。

修辞手法:

  • 拟人:如“山月斜临帐”中的“斜临”,赋予山月以人的动作,增强了诗句的形象性。
  • 对仗:如“山月斜临帐,山风细拂裳”中的“斜临”与“细拂”,“帐”与“裳”,形成了工整的对仗。
  • 比喻:如“萧萧碧烟静”中的“萧萧”形容烟雾弥漫的样子,增强了诗句的意境。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通过对夜晚山间景色的描绘,诗人展现了自己内心的平静和对世俗的超越,以及对新的一天的期待。

意象分析:

  • 山月:象征着宁静和超然。
  • 山风:象征着舒适和自然。
  • 碧烟:象征着静谧和神秘。
  • 白间凉:象征着凉爽和清新。
  • 催曙鸟: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山月斜临帐”描绘了什么景象? A. 山月斜斜地照在帐篷上 B. 山风轻轻地拂过衣裳 C. 碧绿的烟雾静静地弥漫 D. 明亮的月光带来一丝凉意 答案:A

  2. 诗中的“境寂万缘息,心灰千虑亡”表达了什么? A. 环境寂静,万般杂念都消散了 B. 心境平静,千般忧虑都消失了 C. 不知为何,黎明的鸟儿开始催促天亮 D. 为何如此厌倦这漫长的夜晚 答案:A、B

  3. 诗中的“无端催曙鸟,底事厌宵长”暗示了什么? A. 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B. 对世俗纷扰的厌倦 C. 对漫长夜晚的厌倦 D. 对新的一天的期待 答案:C、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间的宁静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杜甫的《春夜喜雨》:通过描绘春夜的雨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喜悦。

诗词对比:

  • 谢薖的《倦夜》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首诗都描绘了山间的宁静景象,但《倦夜》更侧重于表达诗人对世俗纷扰的厌倦,而《山居秋暝》则更侧重于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谢薖的《倦夜》与杜甫的《春夜喜雨》: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但《倦夜》更侧重于表达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而《春夜喜雨》则更侧重于表达诗人对生活的喜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谢薖的《倦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王维诗选》:收录了王维的《山居秋暝》,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杜甫诗选》:收录了杜甫的《春夜喜雨》,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同僧宿道者院 题云际寺 早春友人访别南归 赠禅友 送沈光赴福幕(一作送福州从事) 出山睹春榜 迁村居二首 寄清演 投献吏部张侍郎十韵 对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靣字旁的字 期结尾的成语 垂开头的成语 齊字旁的字 殁而不朽 耒字旁的字 剧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几字旁的字 政结尾的成语 吃里扒外 美禄 毛宝放龟 香字旁的字 菱盖 寒壻 戴头识脸 务实去华 恒河之沙 半半拉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