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二十九》

时间: 2025-04-26 04:29:10

诗句

都人不识有干戈,罗绮丛中乐事多。

一夜月明天漠漠,汉人歌罢楚人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29:10

原文展示: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二十九 汪元量 〔宋代〕 都人不识有干戈,罗绮丛中乐事多。 一夜月明天漠漠,汉人歌罢楚人歌。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城中的人们不知道战争的存在,他们在华丽的衣饰和欢乐的场合中享受着生活。一夜之间,月光照耀着寂静的天空,汉族人的歌声刚刚结束,楚地人的歌声又起。

注释:

  • 都人:指城中的人。
  • 干戈:指战争。
  • 罗绮:华丽的衣饰。
  • 漠漠:寂静无声的样子。
  • 汉人歌罢楚人歌:汉族人的歌声结束后,楚地人的歌声接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元量,字大有,号水云,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末元初诗人、音乐家。他曾作为宫廷琴师随宋恭帝被俘至元大都,后出家为道士,南归钱塘。其诗多写宋亡之痛,风格沉郁悲壮。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汪元量在宋亡后所作的《湖州歌九十八首》中的一首,反映了宋朝灭亡后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苦难。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城中人们的无知和战争的残酷,表达了作者对宋朝灭亡的深切哀痛。诗中“都人不识有干戈”一句,揭示了城中人们在和平时期的安逸与无知,而“一夜月明天漠漠,汉人歌罢楚人歌”则描绘了战乱后的寂静与人民的苦难。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和平与战争的对比,深刻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人民的命运。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都人不识有干戈”:表达了城中人们对战争的无知,他们沉浸在和平的假象中,不知道战争的残酷。
  • “罗绮丛中乐事多”:描绘了城中人们在华丽衣饰和欢乐场合中的生活,与战争形成鲜明对比。
  • “一夜月明天漠漠”:通过月光和寂静的夜空,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暗示了战争后的寂静和人民的苦难。
  • “汉人歌罢楚人歌”:汉族人的歌声结束后,楚地人的歌声接续,象征了不同地域人民的共同苦难。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城中人们的无知和战争的残酷进行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 象征:月光和寂静的夜空象征了战争后的凄凉和人民的苦难。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战争与和平的对比,通过对城中人们的无知和战争的残酷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宋朝灭亡的深切哀痛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意象分析:

  • 干戈:象征战争的残酷。
  • 罗绮:象征和平时期的华丽和欢乐。
  • 月光和寂静的夜空:象征战争后的凄凉和人民的苦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都人不识有干戈”一句表达了什么意思? A. 城中人们知道战争的存在 B. 城中人们对战争的无知 C. 城中人们害怕战争 D. 城中人们喜欢战争 答案:B

  2. 诗中“一夜月明天漠漠”一句营造了什么氛围? A. 欢乐的氛围 B. 凄凉的氛围 C. 热闹的氛围 D. 平静的氛围 答案:B

  3. 诗中“汉人歌罢楚人歌”一句象征了什么? A. 汉族人的欢乐 B. 楚地人的苦难 C. 不同地域人民的共同苦难 D. 汉族人的苦难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文天祥《过零丁洋》:同样反映了宋朝灭亡的悲痛和对国家的忠诚。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人民的同情。

诗词对比:

  • 汪元量的《湖州歌九十八首》与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两者都反映了宋朝灭亡的悲痛,但汪元量的诗更多地描绘了人民的苦难,而文天祥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作者的忠诚和决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汪元量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和主题。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汪元量诗歌的背景和意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渔歌子 钓鱼效张志和体 渔歌子·愚人未识主人公 渔歌子 渔父 渔歌子 画菊 渔歌子 渔歌子 渔歌子•相思曲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台城路 韬光庵图 台城路 城南仁王寺散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爻字旁的字 食字旁的字 不朽之勋 睁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爪字旁的字 细子 戛釜撞翁 亅字旁的字 才高行厚 辽钱 瓦字旁的字 屈节辱命 酒态 荏苒代谢 踣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膂力 造羹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