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48: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48:29
剑峰重叠雪云漫,忆昨来时处处难。
大散岭头春足雨,褒斜谷里夏犹寒。
蜀门去国三千里,巴路登山八十盘。
自到成都烧酒熟,不思身更入长安。
雪云缭绕的剑峰重重叠叠,回想起昨天来时的艰难处境。
在大散岭的顶端春雨绵绵,而在褒斜谷中夏天依旧寒冷。
从蜀门离开故乡已经三千里,沿着巴路攀登山路有八十个盘道。
自从到达成都,酒已熟成,不再思念要再回到长安。
雍陶(约公元788年-约公元846年),唐代诗人,生于江苏,曾任官职,后因厌倦官场生活而隐居。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对自然和自由的热爱。
这首诗写于作者途经蜀地时,经历了艰难险阻,描绘了沿途的风景与自身的感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及对现实生活的反思。
《到蜀后记途中经历》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艰辛与蜀地的自然景观。开篇以“剑峰重叠雪云漫”描绘了蜀地的雄伟壮丽,给人以视觉冲击,同时也暗示了旅途的艰难。接着,诗人回忆起来到蜀地的种种不易,尤其是大散岭的春雨与褒斜谷的寒冷,表现出他在旅途中的孤独与无奈。蜀门的遥远与巴路的盘山更是强化了这种艰难的印象。
随着诗歌的深入,诗人逐渐从对艰难旅途的感慨转向对成都的留恋,表明他在成都找到了归属感,甚至不再向往繁华的长安,这显示了他对酒文化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淡泊。在这段旅程中,诗人不仅体验了自然的壮丽,也在思考人生的意义,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体现了唐代诗歌的典雅与深邃。
整首诗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对蜀地自然的赞美以及对生活的思考,体现了唐代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探索。
诗中提到的“剑峰”指的是哪个地方?
A. 长安
B. 四川
C. 北京
正确答案: B
诗人对长安的态度是什么?
A. 思念
B. 无所谓
C. 渴望
正确答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