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草木》

时间: 2025-05-02 03:22:52

诗句

草木无情亦可嗟,重开明镜照无涯。

菊英空折罗含宅,

榆荚不生原宪家。

天命岂凭医药石,世途还要辟虫沙。

仙翁乞取金盘露,洗却苍苍两鬓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22:52

原文展示:

草木无情亦可嗟,重开明镜照无涯。菊英空折罗含宅,榆荚不生原宪家。天命岂凭医药石,世途还要辟虫沙。仙翁乞取金盘露,洗却苍苍两鬓华。

白话文翻译:

草木虽然无情,但它们的生死也值得叹息。重新打开明镜,照见无边的世界。菊花在罗含的宅子里空自凋谢,榆树的果实不在原宪的家里生长。天命不是靠药物和石头来决定的,世途还需要开辟虫沙。向仙翁乞求金盘中的露水,洗净那苍老的两鬓。

注释:

  • 草木无情:指草木没有情感,但它们的生死变化也引人感慨。
  • 重开明镜:比喻重新审视世界或自我。
  • 菊英空折:菊花凋谢,比喻时光流逝,美好事物消逝。
  • 罗含宅:罗含,东晋文学家,此处指其居所。
  • 榆荚不生:榆树的果实不生长,比喻环境或条件不利。
  • 原宪家:原宪,春秋时期鲁国人,此处指其居所。
  • 天命:指人的命运。
  • 医药石:药物和石头,比喻人为的努力。
  • 辟虫沙:开辟道路,比喻克服困难。
  • 仙翁:指仙人。
  • 金盘露:仙境中的露水,比喻神奇或珍贵之物。
  • 苍苍两鬓华:指苍老的两鬓。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夤,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风格多变,涉及咏史、抒怀等多种题材。此诗通过对草木、菊英、榆荚等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诗人面对人生困境或对命运无常的感慨时所作,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命运不可控的深刻认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草木、菊英、榆荚等自然景象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命运的深刻思考。首句“草木无情亦可嗟”即以草木的无情来比喻人生的无常,引人深思。接着通过“重开明镜照无涯”来表达诗人重新审视自我和世界的决心。后文通过对菊英、榆荚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人生无常和环境对人的影响的主题。最后,诗人通过向仙翁乞取金盘露的意象,表达了对超脱尘世、洗净岁月痕迹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象丰富,情感深沉,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草木无情亦可嗟”:以草木的无情来比喻人生的无常,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感慨。
  2. “重开明镜照无涯”:比喻诗人重新审视自我和世界,决心面对无边的现实。
  3. “菊英空折罗含宅”:通过菊花的凋谢,比喻美好事物的消逝,暗指时光的无情。
  4. “榆荚不生原宪家”:榆树果实不生长,比喻环境或条件不利,暗示人生的困境。
  5. “天命岂凭医药石”:指出命运不是靠人为努力可以改变的,表达了对命运不可控的认识。
  6. “世途还要辟虫沙”:比喻人生道路需要克服重重困难,表达了对坚持和努力的肯定。
  7. “仙翁乞取金盘露”:通过向仙翁乞求金盘露的意象,表达了对超脱尘世、洗净岁月痕迹的向往。
  8. “洗却苍苍两鬓华”:洗净苍老的两鬓,比喻希望摆脱岁月的痕迹,追求永恒的青春。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重开明镜”比喻重新审视自我和世界,“金盘露”比喻神奇或珍贵之物。
  • 拟人:如“草木无情”将草木赋予人的情感,增强表达效果。
  • 对仗:如“菊英空折罗含宅,榆荚不生原宪家”形成对仗,增强语言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命运不可控的深刻认识,以及对超脱尘世、追求永恒青春的向往。

意象分析:

  • 草木:象征生命的短暂和世事的无常。
  • 菊英:象征美好事物的消逝和时光的无情。
  • 榆荚:象征环境或条件的不利和人生的困境。
  • 金盘露:象征神奇或珍贵之物,表达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重开明镜照无涯”中的“明镜”比喻什么? A. 重新审视自我和世界 B. 明亮的镜子 C. 明亮的眼睛 D. 明亮的月亮 答案:A

  2. 诗中“菊英空折罗含宅”中的“菊英”象征什么? A. 美好事物的消逝 B. 菊花的美丽 C. 罗含的宅子 D. 菊花的香气 答案:A

  3. 诗中“仙翁乞取金盘露”中的“金盘露”象征什么? A. 神奇或珍贵之物 B. 金色的盘子 C. 露水 D. 仙翁的食物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山居秋景的描绘,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徐夤《草木》与杜甫《春望》: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和命运的深刻思考,但徐夤的诗更多表达了对超脱尘世的向往,而杜甫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徐夤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徐夤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鉴赏和解析,有助于深入理解徐夤的诗歌。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夕宴房主簿舍 唐封泰山乐章 其二 唐封泰山乐章 豫和六首 其一 别㴩湖 南中送北使二首 其一 奉和御制与宋璟源乾曜同日上官命宴东堂赐诗应制 奉和圣制过王浚墓应制 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 其一 岳州守岁二首 其一 三月三日诏宴定昆池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臼字旁的字 蹦子 一字旁的字 碌开头的成语 陆机莼 方以类聚 列胪 反犬旁的字 焉乃 生产手段 故封识 車字旁的字 齊字旁的字 乡开头的成语 身心交病 呼天号地 日炙风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