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57: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57:51
闭户风将雨,通宵浪打头。
若为中夕听,复作别时愁。
宿雁鸣渔火,村舂急暗投。
不应田二顷,能使寸心休。
在这个寒冷的夜晚,关上门窗,感受到风雨的侵袭,整夜听着海浪拍打岸边的声音。如果是在这个中秋的夜晚,听到这样的声音,不禁又想起了离别时的愁苦。夜里,归来的大雁鸣叫,渔火在闪烁,村里的农夫因天黑而急忙投放农具。即使有二顷田地,又怎能让我的心情安宁呢?
本诗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古典典故,但“宿雁”与“渔火”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象征着归乡与渔民生计,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作者介绍:陈师道,宋代诗人,仕途不顺,且个性孤傲,作品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色寄托个人情感。他的诗歌常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寒冷的夜晚,诗人通过对恶劣天气与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内心愁苦的反思。在这个背景下,诗人深刻地体验到孤独与思乡之情。
《寒夜》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寒冷夜晚的自然场景,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愁苦。诗的开头通过“闭户风将雨”引入,营造出一种被迫隔绝于外界的氛围,紧接着“通宵浪打头”的意象,增强了夜晚的沉重感和无奈感。诗人似乎在这个寒冷的夜里,与外界的风雨交织在一起,感受到无尽的孤独。
“若为中夕听,复作别时愁”一句,极具情感张力,诗人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相结合,展现出他对离别的深切怀念。接下来的“宿雁鸣渔火”描绘了归来的大雁与渔火的画面,象征着归属和温暖,但此时却因“村舂急暗投”而显得更加紧迫与焦虑。最后一句“不应田二顷,能使寸心休”,则更是将内心的忧愁与拥有的土地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即使拥有物质的富饶,内心的孤独与烦恼仍无法得到安抚。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内心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具有深远的哲理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感悟,揭示了即使在物质富足的背景下,内心的孤独与忧愁依然无法消散。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反映了人类内心深处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本诗的作者是?
A) 杜甫
B) 陈师道
C) 李白
D) 白居易
诗中“闭户风将雨”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温暖
B) 孤独与无奈
C) 快乐
D) 安宁
“不应田二顷”意指什么?
A) 田地的丰收
B) 拥有土地与内心安宁无关
C) 田地的荒芜
D) 田地的丰饶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相比,都是表达了对亲人或故乡的思念,但《寒夜》更侧重于内心的孤独与对生活的感慨,而《月夜忆舍弟》则更加强调对亲情的深切怀念。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寒夜》这首诗的意境与情感,感受其中的哲理与美感。